今日早上去到茶餐廳,有客人話發覺一件怪事,從公司註冊處登記知道這條街減少了兩成舖頭登記,但今早嚟茶餐廳時專登睇吓條街有邊間舖頭空置,但竟然冇吉舖,點解咁奇怪。
老闆話有乜咁奇怪,他剛剛買入了隔離相連舖,成交之後將會打通,茶餐廳面積會擴大一倍,
條街仍然是冇吉舖,但註冊登記就減少一間。
大家可能唔知道,財仔的數目相比全盛時期減少了15%,理由同條街舖頭減少的情況差不多,不少財仔借錢畀人買樓之後,再將抵押物業打包轉按畀其他財仔做按揭,取得的款項再借畀人,的確可以多做生意,但亦為自己暗藏殺機,倘若債仔唔還錢而自己又冇錢還,打包轉按的物業就會變成銀主盤,被做轉按的財仔以銀主身份將物業出售,由於打包轉按的物業按揭成數會較低,就算有損失都不大,但將物業打包轉按的財仔可能要蝕本,甚至蝕到連渣都冇,最後不得不執笠。
亦有有一些小型財仔見自己生意唔掂,追數又困難,最後與做轉按的財仔合併,不過美其名是合併,其實是成間買俾做轉按或者較大的財務公司,這是財仔數目大幅減少的原因。
最後有一些財仔為了多做生意,甚至用自己的財務公司股份問其他財仔借錢,還唔到錢就要將成間財務公司送畀人,雖然數目不多,但始終是令財仔數目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