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社會對居住空間的要求不斷增加,連同政府未來推行一系列基建計劃,帶動對土地的需求大增。發展局最新推算,至2048年本港對土地的需求出現2580至3000公頃的供應缺口,以1公頃等於0.01平方公里換算,即約25.8至30平方公里,比面積約23.3平方公里的葵青區還要大,較2016年同類評估時的1206公頃缺口,暴增1.1倍至1.5倍,其中房屋用地供應缺口更激增1.2倍至2倍,達到510至680公頃。
不過,發展局認為,最新公布的北部都會區連同明日大嶼願景等計劃,可為本港帶來約4124公頃的潛在土地供應,相信可解決土地短缺的問題。
發展局周五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最終報告,就未來全港空間發展策略進行評估,考慮房屋、經濟,以及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等用途後,估算2019至2048年的30年間,整體土地需求約5790至6210公頃,較2016年初步估算時約4720公頃,大增1070至1490公頃(22.7%至31.6%),而扣除3210公頃已推展或處於較成熟規劃階段的土地供應後,最新的供應缺口介乎2580至3000公頃。
政府料潛在供應4124公頃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解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曾經在討論中提出,2016年時的評估過於保守,當局亦把公眾對改善居住空間的要求,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出台等因素納入考慮,得出最新的評估數字。
最新數據顯示,政府估算直至2048年,本港對房屋單位的需求約100萬個,包括約39萬個新增的家庭住戶、37萬個重建的公私營單位,以及24萬個因為其他原因帶來的需求,用作評估的人均居住面積,亦較2016年提高10%至20%,分別增至215方呎和237方呎,最新的房屋用地總需求相應增加至約1850至2020公頃,較2016年時估計的1670公頃增加10.8%或21%,惟土地缺口更倍升,至約510至680公頃。
雖然整體供應缺口大增,當局對土地供應仍充滿信心,報告指出,未來各渠道的總潛在土地供應達4124公頃,當中北部都會區以2270公頃佔最多,佔總潛在供應約55%,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則約1000公頃,其餘來自屯門龍鼓灘填海和將軍澳第137區等。黃偉綸說,考慮到某些項目或受可行性等原因影響,未必能全數兌現相關土地供應,故已在評估時預留緩衝。
增居住面積 私宅研設下限
發展局今次提高用作估算的人均居住面積,黃偉綸坦言,未來5年的公營房屋項目難以採用新的估算作為設計單位的標準,但交椅洲人工島部分項目和北部都會區尚未進行研究的項目,可望加入有關估算作標準。至於私人住宅項目,黃偉綸透露,有意見認為政府於未來賣地或批准重建項目時,設單位面積下限約200至210方呎,當局會考慮有關建議,強調「希望港人住大啲唔係空講,會做得到,但要畀時間」。
運房局局長陳帆亦說,「住大啲,住好啲,甚至住平啲,唔係不可能的事」,惟中短期須先追趕公營房屋供應和需求的落差,待住房供應相對充裕時作調整,他相信待供應增加,樓價可望有適當調節。對於一手住宅空置稅,陳帆重申,有需要時會考慮推行,不過現時疫情肆虐,並非合適時間。
地建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政府的潛在土地供應大部分處於中長期,但仍有助當局靈活調撥手上的其他地皮提早推出,「不用驚一兩年後無貨(地皮)賣」,又指政府就單位面積設下限是好事,發展商會跟隨,「而家(部分住宅單位面積)110至120方呎,好難住人」。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歡迎政府提升土地需求的估算,但認為最新估算約6200公頃土地不足以實現宜居都會的願景,估計長遠本港需要約9000公頃土地才足夠,正推展的項目連同潛在土地供應共約7310公頃計算,意味本港仍面對近2000公頃的土地供應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