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時,我們公司被某英資大銀行要求在一個月內清還所有按揭貸款,當時我很奇怪,自問放在該銀行的資產與按揭貸款比率不足五成,平時供款亦從未試過脫期,遲一日也未試過,應該屬於銀行一級客戶,發夢也想不到會被銀行追數,即使當時是金融海嘯,銀行要追數都應該向那些平時經常延期還款的客戶追數,在清還所有貸款之後,我問該銀行職員我們公司是否屬於最好的20%客戶,佢話是屬於最好的10%,當時我以為,銀行為了肯定可以收到貸款,於是向最好的客戶開刀,後來我發覺,實情與我所想的有多少分別,那些最好客戶除了可以即時還錢之外,亦很容易找到新銀行承做他們的物業按揭,不會將事情放大,這是他們的目的。
今次國泰炒600人,相信大部分都是優秀員工,他們收了十二個月補償金之後,很容易找到工作,不會放大國泰今次炒人事件,而且,沒有被炒的員工之中,不少自問表現不及被炒的人,這亦可以警剔那些員工,如果唔爭取表現,隨時可以是另一位受害者,第二批被炒的員工將會是表現比較差的員工。
有不少公司,尤其是與國內有交易的公司,都與國泰一樣,在累積期權上輸了巨額金錢,不過並不是燃油,而是人民幣累積期權,那些公司被銀行要求買下價值不菲的人民幣累積期權,在2015年8月之前,一切都是很美好,那些公司每個月有收入,又不用拿出任何實質投資金額,銀行會根據他們的信用額度而批出那些人民幣累積期權合約,一間中小型工廠輸幾億是等閒事,不過,亦有不少工廠老闆不願意投資累積期權,結果是被銀行要求清還貸款,或者可以從這個情況理解到國泰點解會買下那麼多燃油期權合約。
不幸中的大幸就是在這兩年,香港的經濟仍然向好,那些工廠老闆可以慢慢清還他們的欠款,當中包括要出售他們的資產,以及辭退部分員工,這亦是香港經濟環境以及物業市場隱憂,當日叫人唔好買那些人民幣累積期權合約與今日叫人唔好買樓一樣,會被人當仇人看待,但如果唔出聲,今日那些用高成數按揭甚至問財務公司借錢買樓的人就會埋怨我們從事物業投資的人,所以,我選擇在適當時候發出一些警告,被人鬧都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