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物業資產以招標形式公開發售,當然是出最高價者可以奪得,這做成一個錯覺,不少人認為奪標價是市價,其實不然,奪標價只不過是奪標者的心頭好價,有很多時,奪標價與第二標價相距甚遠,不過,習慣上是不會公開第二標價,無謂令到奪標者唔開心,總之,奪標者在落標時是因自己的計算而落標,當然是認為有數為,唔通蝕本生意都做。
落標出價是有很多因素要計算,如果有一幅地招標,隔離甚至同區的業主因為有協同價值,出價必定勇猛,這叫做協同價或者千金難買雙連地價,唔需要我再強調,大家都知道這並不是市價。
國內地產商到香港投地發展最初落標的時候必定縮窒縮窒,投來投去都投唔到,最後,老闆親自拍板,認為要在香港發展,必定要出高價買地,建立橋頭堡,這是橋頭堡價,當然不是市價。
香港有不少二、三線地產商,根本沒有土地儲備,地產商之名是有名無實,雖然每次都有落標,但與奪標價相距甚遠,在無可奈何之下,唯有愈出愈高價,有一日,市況已經逆轉,大家都將落標價降低,但是那些地產商仍然未能察覺,仍然維持高價,在越位的情況下奪標,這是越位價,當然不是市價。
無論地產商是否用高於或者低於市價奪標,當他們賣樓時都只能以市價賣,不過,以低價奪得土地地產商在賣樓時就會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