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想用精確代替有效,但我始終認為數據比較精確,但並不代表有效,在2012年1月,EAA邀請我在理工大學演講,有千多名聽眾,大多數從事地產行業,當時,是我第一次在香港作出如此大型演講,所以我不敢怠慢,作出最準確分析,當年,物業巿場相當淡靜,但仍然比今日為佳,差不多所有分析員,物業代理都說樓價將會下跌,說跌三成的已經是比較樂觀,而EAA請我演講的目的,是為物業代理打氣,希望風雨過後會有晴天,在演講之前,EAA問我是否需要一些數據,他們可以提供,而且會比外間的準確,這點我相信,不過我話唔需要,因為我做分析唔需要數據,EAA方面,當然覺得很奇怪,但當我說了兩個字,他們便釋疑,任由我發揮,今年十一月,我又會在理工大學演講,不過,今次是由理工大學邀請,時間大約兩小時,我已經開始做資料搜集,但要到最後一刻才可以完成整份講稿,希望今次比上次好。
我話唔需要數據又不能夠說是真的,2012年在理工大學演講之前,我先問公司負責營業同事,講及租務情況,當時,公司擁有的物業,無論是舖位,甲級商廈,豪宅,工廈,甚至車位,全部租出,沒有空置,基於這個結果,我肯定當年樓價會上升,結果是上升了22%,為了鼓勵年輕人買樓,我創做了物業巿場的「厄爾尼諾」現象,以及搞笑版的呃兩嚟落,當年成交量偏低其實與今日同一道理,就是物業代理不肯順應形勢,當年樓市形勢不俗,代理就猛叫業主賣樓,今日形勢轉壞,代理又猛叫市民買樓,並且經常做出一些創新高價來誘導市民,結果是成交量低至業界不能接受,我其實是覺得他們或者他們的老闆咎由自取,樓價指數繼續創新高,成交量會繼續偏低,不過,已經騎上虎背,又能夠做什麼,轉軚更萬萬不能,其實,如果認清形勢,成交量就不會如此低迷,我今年叫人唔好買細價二手樓,早已比人鬧到失暈,話我錯的人今日以行動說我對,不但汪老闆,施老闆賣樓,連林一鳴都賣樓,那些今年內買了二手細價樓的人要有心理準備,但千祈唔好怪責任何人,因為,買樓決定是他們自己做。忘記說什麼比數據更加有效,是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