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報專訊】青年能否置業成社會關注問題,有調查發現,四成受訪本港青年(20-39歲)因住屋問題,節衣縮食及減少娛樂,逾六成「無殼」青年更放棄買樓想法。有學者指,本港青年對未來置業前景悲觀,沒信心未來有經濟能力買樓。
26歲的Patrick(化名)月入約16,000元,他指自己已放棄買樓,因即使不計首期每月供約一萬元,亦感吃力,而且樓價持續上升,「到你儲到現在的首期金額,那筆款項已不夠給首期」,而到樓市大跌,代表經濟不景,他亦不敢入市,即使日後成婚亦只租屋住。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委託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港人置業行為與態度研究」。調查訪問了1,022名港人,經加權後約32.7%受訪者,即約230人為20至39歲青年。結果發現,他們當中,有六成無物業青年放棄買樓,有四成青年對上樓感徬徨無助,更有一成半人因住屋而延遲結婚計劃及決定不生育。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現時部分大學生未畢業,已申請公屋,情況罕見。他補充:「我84年畢業時月薪5,000,夠買十呎太古城;現在我學生畢業月薪約二萬元,但只夠買一、兩呎太古城,這是樓價在30年的變化,怪他們是廢青,根本沒意義。」
「儲錢不夠買樓 不如旅遊」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指,即使月入在社會入息中位數15,000元,亦不如坊間稱月儲三千便可等上樓時機。陳永浩稱:「有青年表示,反正儲錢也不夠買樓,便旅遊及買iPhone。」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建議政府,貫徹港人港地政策,減低外資推高樓價的影響;並對囤積空置物業加重徵稅,以防有屋無人住。鍾劍華亦贊同推「港人港地」政策,他又建議,政府重新保障租住權,令租戶若肯付市值租金,便可續租,令租戶居住狀況更穩定。
料樓市將牛皮 李兆基:買股好過
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昨表示,未來樓價仍會向好,雖然近年政府積極增加土地供應,然而因工程建築費昂貴,故料樓價仍有支持,但相信不會如過往般大幅上升,料樓市牛皮。
李兆基重申,認為買股好過買樓,他以恒地股價較去年二月升幅達50%為例,指若當時買樓不買股票,可能賺約20%。他又稱,股票派息固定,較銀行存款利息好。部份股分例如收租股,有固定收入,股價難以下跌。
李兆基稱,認為政府所推的樓市辣招很厲害,但現時已足夠,將來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