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弘忍在對兩位弟子升級試中,以彿念珠作為題目,六祖慧能以植物學常識作答,擊敗大弟子神秀而贏得傳人之位,六祖答案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須知道製造佛念珠的菩提其實是攀藤植物,一直攀附着榕樹。
城中各物業投資者在2008年,2009年突然面對物業大幅貶值,銀行急於追收差額,相比投資其他金融產品如股票、金屬、外滙等所承受的壓力不知高出多少倍,加上投資地產要付出釐印費、佣金、律師費,若有利潤更要繳付利得稅,投資風險與回報相比,實在不成正比例。
還記得去年上半年時,銀行與外資行都對物業投資者極不歡迎,大家都感到心灰意冷,若果當時不投資物業,便不會有今日之煩惱,正是「本來無一物(業),何處惹塵埃」。
本地投資者沒有買樓,誰來推高樓價?當然有人「漏夜趕科場」。數據顯示,愈來愈多內地人士購買香港物業,以天壐為例,大約有四成出售單位予內地身份證登記者,還有用香港身份證的內地同胞並未記算在內。2009年暑假購買力急速增長,在此之前,已經有超過1,000個買樓團到港,每團大約有3至5個家庭,由於來港前已閱讀有關資料,所以成功率非常之高,估計最少會有2,000個一、二手物業由內地人士承接,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爆發出的購買力不可小覷。
不過,當兩個或更多人合作買樓時,便應考慮神秀的答案:「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大家要經常計數,無論賺還是蝕,都要解釋清楚,若要從所得利潤或者虧蝕決定是否出售該物業的話,為免引起誤會,條數要計得清清楚楚,否則下錯決定,合作投資最終可能由「發變酵」。
今日,六祖被吹捧而神秀遭冷落,實有需要為神秀平反。六祖佛理實在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而神秀是凡人一名,理論自然獲得大家接受。
今日評語
當日,那些有物業的人唔知點解將物業賣走,亦有一些經濟學者賣走他們的物業時說,一身鬆晒,彷彿物業就是一個負累,那些人在沒有物業之後,在理財上的確容易得多,最低限度有一大筆從物業賺回來的金錢,又不用擔心每月供款,交租,對於他們來說,的確是閒話一句,真的是沒有惹塵埃感覺,但時間會將事實揭露出來,有物業的人經過幾年艱辛歲月,現在漸入佳境,反之,沒有物業的人就出現煩惱,不但租金與日俱升,而且,物業升值巨大,如果當日沒有將物業賣走,今日就擁有不俗資產,他們心想,當日不惹塵埃,今日塵埃惹上身,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