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82268    回應:17

是誰令細價樓飆升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當DSD在立法會通過時,財爺說放下心頭大石,但言猶未已,他又警告市民小心細價樓飆升,我相信,財爺會認為,若果DSD不獲得通過的話,全部樓價都會飆升,這點我覺得有道理,不過,就算全部樓價因為DSD不獲得通過而飆升,都只是升幅合理。現在各類型樓價都沒有變動,只是將升幅集中在細價樓,這反而造成危機,所以,財爺要發出警告,不過,財爺的警告來得太遲,很多上車盤的細價樓早已落入擁有超過一個物業的業主,他們當然願意付DSD,因為即使是如此,他們要付出的印花稅比購買大單位要繳付的慳得多,這不能怪他們搶細價樓盤,試問,誰人會願意繳付那些大型單位DSD,所以,就算財爺說DSD是成功,它可以壓抑樓價上升,都只是說對部分樓宇成功,對細價樓而言,反而助長它的升勢,細價樓上升的始作俑者原來是令財爺放下心頭大石的DSD,這點,我相信政府官員亦始料不及。
 
  若果現在已有物業的人想買一個1,000萬單位,他最多可以問銀行取得400萬貸款,即是他要攞600萬加上85萬雙印花稅,換句話說,他最少要付685萬現金才可以擁有一個大單位,還要揹上400萬債項。既然如此,他何不買兩個300萬單位,除要付樓價600萬以外,兩個單位亦只不過是需要付18萬雙印花稅。以現在租務市場,小型單位根本不憂租,而且兩個小型單位的租金收入與一個大型單位差不多,在少付印花稅67萬,沒有400萬債項的情怳下,投資者或者小業主全部都識得選擇最有效,最慳錢的投資方法,但財爺的加息警告對那些投資者起不到作用,他們根本沒有借錢,但對那些勉強上車,甚至要申請按揭貸款才可以上車的人士,就會膽顫心驚,買樓的時候就會格外小心,自不然又會淘汰一些實力不足上車人士,最後,那些上車盤大部份都會落在非上車人士,我很奇怪,除非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等他們不了解地產市場,否則怎可能大比數通過DSD。現在,應該唔通過都已經通過,大家唯有靜觀其變,他們又唔好以為樓市下跌,利息上升便可以解決問題,因為中樓價轉買細價樓的人大多數是全數繳付,利息上升反而會令他們收入增加。只有受政府幫助而勉強上車的人才是受害者。所以,如果我是政府官員,我求神拜佛,都希望利息不要上升,樓價不要下跌,否則,那些受政府支助的人必定怨恨政府官員,DSD是否成功,大家亦應該心中有數。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試問誰 2014-07-30 08:44:22
試問誰人沒差錯
一錯又怎去躲
試問誰令我今天 遺失太多
試問誰於歡欣裡
加上萬般痛楚
試問誰令我一生 如此結果
2. 路人甲 2014-07-30 09:26:44
一千萬樓只可以做五成按揭及雙倍印花稅七十五萬。
分三十年供五百萬,利率2.15%, 月供$18860.
三百萬樓雙倍印花稅九萬,兩間共十八萬。
六百萬樓雙倍印花稅三十六萬。
所以買樓收租,買兩間三百萬,好過買一間六百萬。
雨間三百萬租金收入比一間六百萬樓高。
3. 結餘預測增加至2216.37億元 2014-07-30 09:39:38

資金持續流入,金管局於紐約交易時段再向市場注入31.78億港元,是7月以來第17次注資。

由於港元再觸及7.75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在紐約尾段承接4.1億美元沽盤,向市場注資31.78億元,是連續第3個交易日,亦是本月內第17次注資,令周四本港銀行體系結餘預測增加至2216.37億元。

今個月以來,金管局已經17次注資,累積注入577.7億元資金,根據現行的聯繫匯率制度,當港元呈現強勢,金管局會在7.75港元兌1美元水平,承接市場的美元沽盤。

4. matrix 2014-07-30 09:40:13

林一鳴博士後

四球都叫上車盤,是上林保堅尼嗎?

近日細價樓市場好像發瘋一樣,成交價不斷破頂,只要有放盤出來,就有人不問價去搶。一向被稱為上車盤指標的沙田第一城395方呎(建築面積)的單位,竟創下407萬元的成交價!四球都叫上車盤,是上林保堅尼嗎?上車客再買不起這些上車盤了,就轉戰到公屋第二市場搏鬥,各區湧現天價放盤。根據房委會及房屋署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全港共錄238宗公屋第二市場綠表買賣,較去年下半年大增51%。

財爺曾俊華看到這情況,說細價樓市場有再次熾熱跡象,他特別關心細價樓買家,提醒這批買家在決定置業之前,要注意息口和樓市走勢,以及自己的負擔能力。喂,財爺先生,細價樓市場被炒到瘋了,不就是你的辣招搞出來的嗎?

⋯⋯

自從雙倍印花稅由2013年2月實施以後,購買非住宅物業或第二間住宅的買賣協議,成交價在200萬元或以下的交易,印花稅稅率為1.5%,200萬至300萬為3%,300萬至400萬為4.5%,400萬至600萬為6%,600萬至2000萬為7.5%,超過2000萬為8.5%。這對投資者市場,產生一個很大的轉變:以前買樓收租的人,會喜歡買豪宅大單位,或大額的商舖和寫字樓,但現在則重點選擇細價樓。

看以下的例子:假設有投資者打算用2000萬,買一間二手樓或商舖收租。這些人應該已有物業,所以要給雙倍印花稅,即2000萬元x8.5%=170萬元;但如果買十間200萬元的單位,印花稅就是200萬元x10x1.5%=30萬元,相差是140萬元。所以投資者為了印花稅的差別,寧買較細的住宅物業,以避開高昂的印花稅率。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推動力,就是有一班天真的業主,在數年前看見政府出招,誤以為辣招會令樓價下跌,於是沽樓轉租,期望樓價下跌後可以入平貨;結果等到頸都長,業主又不停加租,現在無奈被迫要入市了,但與賣樓的時候相比,以前按揭可做七成,現在有壓力測試,變得只有五六成;按息從Hibor+0.7%的一厘以下,變了今天的兩厘多;樓價又升了數十巴仙;可惜人工和數年前相比,差不多沒有怎樣升過。結果這些原來住六七百方呎的人,現在買樓只能負擔三四百方呎的樓了,要與上車一族去搶細價樓。

至於從供應方面去看,辣招令到住開細價樓的人,就算能力可以負擔,也不敢換樓搬大屋,有細價樓收租的投資者,就更加不會放賣了,因為賣出後再買會來的話,一來一回的使費很大,何況要被印花稅鎖住三年。

所以在政府辣招下的細價樓市場,需求大了,供應少了,價格就自然搶高。香港政府的政策,應該是令更多基層市民,可以更容易買樓上車;但現在辣招的結果,卻是明顯地走相反的路了。

5. 賣晒啲樓 2014-07-30 09:47:59
家吓仲想買樓?陰住贏粒糖輸間廠啊!梗係乜鬼樓都唔好買喇!
6. 我們是基於穩定 2014-07-30 10:40:04

【經濟日報專訊】盡管政府辣招未撤,但本港樓價至今不跌反升,券商遂陸續改變看法。摩根士丹利昨看好今、明兩年樓市各升5%,吸引24億元資金湧入地產股,新地(00016)更成最佳表現藍籌。

摩笛唱好 24億湧本地地產股

大摩一躍為最牛券商,該行地產股分析員Praveen K Choudhary向本報表示:「今年來樓價累升4%,政府未有進一步加辣,一手成交量倍增,而且我們的經濟師預期美國會延遲至2016年首季才加息,是我們對樓價更有信心的主要原因。」

自6月以來,花旗、摩根大通等多家券商紛轉唱好樓市,惟調整後的樓價預測仍介乎持平與跌5%之間,只有大摩全面看好今明兩年樓市表現。Praveen稱:「你看到樓價已升4%,預計未來會有其他券商跟隨我們調整對樓價的預測。」

近期市場熱烈討論佔中,但Praveen強調,他對樓價的預測沒有納入任何政治因素在考慮之列,「我們是基於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來作出樓價預測。」

7. Lala 2014-07-30 11:12:19
博士又講出重點,一動不如一靜唯有繼續收租。
8. 現在零負債 2014-07-30 11:19:46

家吓仲想買樓?陰住贏粒糖輸間廠啊!梗係乜鬼樓都唔好買喇!???????????????????????????????????????????????????????

?????????????????????????????????????????????

香港有150萬位業主,他們不可能同時賣出房產樓宇,也不會有人同一時間買下所有物業房屋.樓市處於歷史新高價,減少負債,使用者處於安全的境地,才是人生生存之好方法........

筆者長期持有房產/商舖.......現在零負債......

9. 準備展開新升浪??? 2014-07-30 11:25:36
)(準備展開新升浪????)
上升 178.08(0.72%)
10. 亮劍 2014-07-30 12:40:08

今年年頭我咁寫-------5. 亮劍 2014-01-07 10:04:50

 

要評估今年香港樓市何去何從,首先要知政府呢個打房政策點運作先。

現在政府係用「需求管理」來整頓「過熱」樓市,從成交個案來睇,佢非常成功,但從樓價角度來看呢,普普通通囉!

香港私人房屋需求,大至有兩種,就是租或買,在舊年年初未有DSD之前,呢度夾埋每月枕住有萬多宗,租置比率大約37左右,但由 20133月開始,呢個租置比率就變成73左右。

政府實施3D政策,其實真是好成功,因為佢「好成功」咁將本來想置業嘅人,變成租客,焗佢哋睇多一兩年。

但需求管理實施之後,供應有否增加呢?

政府同學者死都話有,但愚見認為呢啲係掩耳盜鈴、揾夠扮賊先真。

 

眾所周知香港呢弍叄拾年主要嘅土地來源,係有幾條水喉嘅,分別係:

 

政府土地庫

市區重建

港鉄項目

土地改變用途(主要係農地)

 

------你政府實施打擊需求措施,又同時將手頭上剩餘土地,來做一個大曬冷盡推,呢下講就兇狠,實際含忍!你政府有多少彈藥喺手,全港地產商如果唔估倒七八成,摺咗九世破埋產啦!你一兩個月推咁多地,一係流標幾件,一係低位成交!這就有如我哋睇燒煙花嗰陣,緊係臨尾先來過總爆發,但之後點呢?你唔係叫大家「請遵照警察指示,和平疏散」嗎?

------政府一方面就話去增加土地供應,但叧一方面又玩自殘,出3D去整鬼人家,等万惡嘅地產商打手喺收樓嗰陣增加成本,加強難度,所以現在市區私人重建唔少項目,就因為咁樣收唔齊業權份數,因而陷於半停頓狀態,情況點惡劣,大家睇下田生呢隻股點被洗倉就一葉知秋。

------MTR以前每年枕住有幾千伙供應,呢條本係大水喉去助你政府救火,但對上幾季,港铁咪得條毛咁大把,呢個問題點解,你 CY 心中有數,總之你話地產商冇夾埋玩嘢,我亮劍就打句問句都唔鬼信!

------最後改變土地用途亦然,大型項目欠奉,政府本來預呢度嗰幾千個供應嘅,現在九成無疾而終啦,連四叔都心淡拒絕再玩,費事同你政府再糾纏落去浪費時間,情願捐去起老人院做順水人情算了!

 

咁供應明加實減,同需求同步下降,而購買力現在唔係被消耗,而是被隱藏,那樓價又跌乜叉嘢先?

 

呢年幾我寫好多次------

 

本來呢個打房政策政府想做到的預期應該係:

樓價有序調整下滑----但結果跌嘅係那些成千万以上嘅豪宅,細碼樓繼續升到爸爸聲!

減低銀行整體風險----但結果係比較安全嘅有抵押貸款做少咗,而無抵押貸款的比重就增加!

打擊境外投資人仕----但結果係嗰班人可用比較合理嘅價格買一手樓,而 BSDDSD有發展商睇數,總體上佢哋除笨有精!

阻止小投資者短炒----但結果係令呢班人變成長線收租客,變相焗佢哋執深啲,同時收窄 2 手樓放盤盤源!

阻礙買樓收租投資----但受 DSD 影響最深嘅一群,係那班有實際需要的換樓客,而且他們換樓不成,就不能釋放樓仔出市場!

迫使發展商增供應----但結果令地產商更加保守,唔敢去投MTR大型項目,又唔敢為旗下農地補地價!

為熾熱樓市澆冷水----但結果被淋謝的一班,係實力比較弱嘅邊緣上車客,而「惡貫滿盈」嘅炒家,就得享呢幾年之低息優惠如虎添翼!

11. 亮劍 2014-07-30 14:17:08
喺未有三爛蕉之前,新盤通常会招來幾種客,佢哋分別係:
搏短炒人士……呢D人通常喺短期内沽售,再找下一个目標,但呢幾年他們早已豹隱。
長線收租者……在收倒楼盤鎖匙後,他們会陸續安排將单位放租,因為楼盤收鎖匙期近,要是有咁大量鎖匙租盤在同一段時間推出,租金那能唔受压?但自從呢个打房政策展開後,投資者会對買楼收租,作重新評估,最近長江趙国雄都話,買佢新盤的投資者,应少过两成。
自置上車客……收倒鎖匙之後,他們通常用作自住,数年内不買不賣。

但在三爛蕉之後:
炒家失晒蹤……那便冇人同發展商頂爛市。
收租佬少埋……放租单位冇乜,競爭對手少,點解要平租俾人先?
大部份自住……通常住佢数年先換楼啦!

因為中小型楼宇,呢幾年还喺求过於供階段,如此這般呢个租金,為何唔会因供求定律而被夾升?
12. 狗頭貓 2014-07-30 14:44:34
尚未見到一個官員/專家講解得比湯博士更清楚合理 .讚!
13. 不明白 2014-07-30 15:20:57

Quoted from AM730-周顯

日前,施永青先生舉出了數據,證明香港並不缺小型單位,但是政府卻大量興建小型單位,這當然是錯誤的政策。
施先生是從數據上去對此作出批評,但我卻從理論上,也就此多次批評過政府許多次,我其實已經從多方面批評過很多次有關這政策,在今次,我再用另一個理論性的角度,去探討這個問題。
當市場追捧細價樓,政府便去大力發展小型單位,例如推出地皮時,指定發展商用來興建限呎樓。這種做法,或者是這種思維,有甚麼不對頭的地方呢?
答案是:細價樓和小型單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政府居然連這種基本的概念也搞錯了,其笨可想而知。
我常常會用一個例子,來作說明:當一個地方的人民,餓得大量去吃樹皮草根,政府會不會因此而得出結論,這個地方很缺樹皮草根,所以新開闢的地應該主力去種樹,而不用來種糧食呢?
答案是不會的,因為人們吃樹皮草根,只是因為冇五穀可吃,而又肚子餓,所以才迫得吃樹皮草根。政府反而應該多種田地,不讓人民吃樹皮草根才對。
香港市民熱搶細價樓,這並不代表他們很喜歡住在小型單位,很喜歡用「大嗱嗱」幾百萬元去買一間小得放屁整間房子都嗅到的小地方,而是他們的錢只能夠負擔幾百萬元的房子,那就只能夠購買這個大小面積的房子了。
換言之,市民搶買的是細價樓,而不是小型單位,如果他們能夠用相同的幾百萬元,能夠買到大一點的單位,能夠買到1,000方呎,而不是500方呎的單位,他們是十分樂意的。
簡單點說,市民的收入就是這麼多,大部分的市民,只能夠負擔得起300萬元至500萬元的房子,所以,樓價升了,他們是買這個價格的房子,只是單位面積小一點,樓價跌了,他們用同樣的錢去買面積比較大的房子,如此而已。
這好比在美國的中型城市,樓價比香港便宜得多,當地的人民是不是會用幾百萬美元,去買一間小型單位呢?答案是不會的,他們照樣是花幾百萬美元,用上三成至五成的收入去供樓,只不過,其買的房子比香港的大得多而已。由此可以見得,香港市民追捧的是細價樓,而不是小型單位,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可不要混淆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14. 引刀一快 2014-07-30 15:31:42
To 13樓

 政府關注嘅係每年建成單位的數量。
15. will 2014-07-30 19:12:45
想向法子兄請教!

引述法子兄所言--
我自己的做法就是:當價格低於「價值」的20%,我買入,即是衡平比0.8的時候。當價格高於「價值」60%的時候,即是衡平比1.6的時候,我賣出。

這裡的「價值」是如何計算出來或這基數是那來的?

勞煩法子兄賜教。
16. 反佔中師奶改變三辣招 2014-07-30 19:19:08
1)上車盤細價盤須徵收三重印花稅,加重炒家及收租佬皮費,首置者免印花稅。
2)非本港居民只可買伍仟萬以上住宅,反正那些豪宅放租是非一般打工仔居住。
3)現階段用行政手段限制發展商起樓,上車盤要佔70%,30%由發展商自行决定大單位或包裝豪宅。以解上車族之須。
4)億億聲豪宅不應受三辣招所限,那是億萬富豪的玩意,又可以增加政府庫房
17. 2014-07-31 11:08:48
To 14樓

 政府關注嘅係每年 "預計" 建成單位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