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97434    回應:36

誰是聰明人,誰是蠢人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商品大王‧羅杰斯表示,有不少聰明人已經開始出售香港物業,企圖獲取豐厚利潤,表面上羅杰斯是讚那些聰明人,其實,在暗地裡是踐踏那些買樓的人,毋庸置疑,他們一定是蠢人。但聰明人與蠢人比就好似天才與白痴,是很難界定。今日,羅杰斯讚那些賣樓的人是聰明人,但是若果樓價上升,那一班便是蠢人。反之,今日羅杰斯揶揄那班買樓的人,他日樓價上升,他們又變成聰明人,是否很奇怪,簡單地說,如果能預測樓市以後走勢,無論是升抑或跌,他都是聰明人,若果估錯,便是蠢人。
 
  在過去五年,不少賣了樓的人對身邊的朋友說,乜你哋咁蠢,咁都唔賣樓,有錢都唔賺。今日,那個賣了樓的人,在交了幾年租之後,見到當日沒有賣樓的人,可能會非常感觸的說,你哋就精啦,在那些專家危言聳聽,政府辣招之下仍然唔賣樓。不過,我相信此類人是非常之少,他們大部分會說,仲唔賣樓,樓價就嚟會跌一半,而他們只不過是賣早咗。言下之意,他並不是蠢人,只是與天時未能配合而已。
 
  反觀那些近幾年買樓的蠢人,只是默默耕耘,不理會別人說什麼,有機會的時候,再蠢多一次,對於有人話他們蠢,只是一笑置之,如果那人是他的租客,更加會講聲多謝。至於那些聰明人,到現時為止,他們只是贏了牙骹,輸了金錢。不過,羅杰斯的聰明人論,可以說是及時雨,因為,近來那些投資大行、資深評論員開始轉軚,由年初的跌10-15%,調低至下跌5%,有個別大行更加認為今年樓市有升幅,令到那些誤信報告而賣了樓的人不知所措,好彩有羅杰斯,他們才挽回一點信心,不過,這依然是心理上好過一點而已,實際上,真的上唔見了很多錢,不過,就冇得出聲,只能死雞撐飯蓋。
 
  就算幾聰明的人都不應該賣走自住物業,因為,這已經不是投資,是賭博,又何嘗見到賭仔是聰明人。所以,羅杰斯說現在賣樓的人,應該是指投資者,而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並非別人三言兩語便可以說服他們賣樓。所以,我又唔知道羅杰斯的話對誰人說。而在過去幾年,叫人賣樓的專家實在太多,但又唔見到有專家承認他們預測錯誤,他們甚至沒有賣走他們的物業,總括來說,他們才是聰明人,因為古語有云,精人出口,笨人出手。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睇得通 2014-07-16 08:46:33

誰是聰明人,誰是蠢人???

袛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2. 自我陶醉 2014-07-16 08:50:07
大家或者也可參考一些投資高手是如何處理大牛市:

巴菲特對付大牛市的方法
http://www.findcpa.com.tw/blog/298
3. 亮劍 2014-07-16 09:17:56
問責官員物業持倉數目,绝大部份不变或微增,口裡说跌,但行動則出賣了自己!
4. 引刀十塊 2014-07-16 09:18:20
http://2-floor.dyndns.org/item_detail.php?pro_id=441470

羅杰斯2008年出的「中國很牛」,信佢就變左飯桌上牛雜。
5. matrix 2014-07-16 09:23:18
羅杰斯公開講得呢套 "聰明人論", 可見佢其實都係蠢人一個..........
6. 引刀十塊 2014-07-16 09:28:52

2012-9-7

羅杰斯認為,預期全球經濟將陷入超級通脹狀態,國際金價有望打破2000美元關口。「黃金價格很容易達到2000美元,但2400美元將會是這波牛市的終點,這需要數年的時間。」


7. 王伯 2014-07-16 09:29:10
引刀一快最聰明,買唔起永遠無得賣。
8. Peter Paker 2014-07-16 09:29:16
信羅杰斯買商品,厘2 - 3年 pk 鳥
9. 打工仔 Andy 2014-07-16 09:32:34

博士講得岩 !

只有蠢人才會買樓收租!又要供又要招呼d租客!

不過, 我都願意繼續蠢下去......!

10. PN 2014-07-16 09:44:08
立法會自上周四起用了約27小時審議DSD議案,至昨晚近11時,經胡志偉修訂後的DSD條例草案才以49票支持、7票反對、0票棄權獲通過。投反對票包括自由黨5票、經民聯石禮謙與謝偉俊。經民聯另外兩人包括盧偉國與梁美芬則沒有隨石禮謙投反對票,改投支持票,身兼行政會議員的林健鋒則不在席。
11. 睇得通 2014-07-16 09:45:42

就算幾聰明的人都不應該賣走自住物業,因為,這已經不是投資,是賭博,又何嘗見到賭仔是聰明人。????

賣走自住物業的人是孤注一 擲的賭博,賭仔有可能是聰明人???因為買中佐???賣中佐???

先聰明人?後蠢雞蛋!!!

1996年至1997年間,我見一位鄰居賣樓後租回自住,之後十餘年搬了幾次樓,越搬地點越差,都算風光了幾年,2003年又不敢回購,人生進退失據,袛陶醉在自我世界裡........

12. 打工仔 Andy 2014-07-16 10:06:22

經X日報

小市民投資 買樓勝買股

好多人成日都會討論究竟買股收息好,還是買樓收租好。

討論之前我必須強調,是各有各好,豐儉由人,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賺錢沒有對錯,總之你認為是你最精最舒服地賺錢,達致財務自由就可以了。

  不過,作為一個普通小市民,個人認為買樓還是比較好,因為買樓無論槓桿上同心理質素上都會令小業主受惠。如果你是「大孖沙」,當然完全不同也無謂比較。

分別全在槓桿

  所以針對小市民,假設你有100萬元,槓桿已經好蝦人,因為你憑這100萬元現金加收入,你可以買層四、五百萬元的樓,而如果層樓升一成你就賺四、五十萬元,對比投入的100萬元本金,你賺了四五成。其中一個原因是買樓息口低,你自住又好,或者收租,其實還賺了時間值,每個月以2.2%左右的成本去賺大約3.5%的回報,所以賺樓價又賺時間值。但如果以股票計,你100萬元買REITS,基本上完全無槓桿,的確一年可有高息如7至8%,還年年有機會有增長,即你話股價升時等於樓價升,只不過樓價升一成計,上面你槓桿完賺40萬元,無槓桿情況下你執10%,明顯無得講。當然你話我可以孖展槓桿上去,但孖展利息就算一般可以去到5至7%。

  另一個心理問題是,樓市的波動相對股市要低。舉個例,一年的股市大約有3,000至4,000點的波幅兩次左右,即係可能1月份你的股係25000點左右,3月份22000點,7月份又去到26000點,10月份又回到23000點,多多少少因為股市的行情影響,加埋股市太容易出入,短綫不完全反映實際價錢。加上不是每個月有息收,慢慢會造成你想放售。我相信不是次次都做到高賣低買,而且每次成本一買一賣成本約為0.5%,還未計在不同的操作中輸5%,其實5%並不多,但係以收租佬的立場就差不多輸掉你整年的收入。

  而且我最不喜歡買股的一點,是你可以有超短時間的不合理情況,即突然來個小型甚至大型股災,過去幾年試過幾日跌一二千點經常有,但樓市「係唔跌就唔跌」。

  當然你可以話買樓收租要面對其他煩嘢的風險如租客、裝修、維修之類。總而言之,以上的內容只以小市民計,如果你本身有幾億元身家,你根本不想用一分鐘時間去賺多一萬幾千元,我絕對認同你買REITS。所以買樓定買股,是一個好主觀的決定。

13. 中女社社長 2014-07-16 10:18:09
我承認我是蠢人 XD
14. 睇得通 2014-07-16 10:29:16

小市民投資 買樓勝買股......

買樓當然勝買股......

原因很簡單:買樓者是自己直接做主人......自己可以處理任何關鍵事項......

買股者......自己不可以直接做主人,袛是間接股東???......自己不可以處理任何關鍵趨勢,袛能隨波逐浪......

15. 路人 2014-07-16 11:44:50
羅杰斯在上證指數6千點開始向下跌時,不斷吸納A股,現時成手艇貨,呵呵呵....
16. 大媽 2014-07-16 11:48:05
他連我們這些大媽都不如!
17. 阿飛 2014-07-16 12:56:23

2011買大坑附近細價樓, 自住三年多, 剛剛賣出升值63%, 因有自住需要又賺咗錢, 夠比四成又供得起, 立即在大坑道買下比以前大一倍嘅優質樓, 亦有好多低質盤超低層放賣, 好彩有睇開博士文章依啲樓層千其唔好博, 幸運地㨂到間中層, 我睇唔到有任何理由唔買而去租樓, 都係嗰句, 量力而為??? 

18. Albert 2014-07-16 13:25:42
到2046年,國內同胞來港人數:150 x 365 x 50 = 270萬幾人啊! 再加佢地生育人數,仲勁.
如按人口比例,正常人都計到,未來30年要多建三分一住宅.....有地都冇工人同設備啦!
"冇條件"上公屋嘅人....只有三個選擇....乜都唔做,加入綜援行列上公屋......或....暫時調低生活水平,死慳死抵儲首期+決斷地上車...否則....繼續租樓就捱足一世,為綜援户同業主打工!
19. 子婷 2014-07-16 13:27:42
偏偏「聰明人」就是不明白沽空是賭博這個道理,他們只分「賣出」和「買入」。
20. 揾書想赢 2014-07-16 13:57:06
各位巴打,  早前看回应时有位巴打介紹一本書,書名約二十一世紀資本,現想尋回該回应及正確書名,希各巴打邦手告知,謝謝!!
21. 亮劍 2014-07-16 17:05:18

    《廿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wenty-first Century)

   

 

最近在經濟學,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不單只影響經濟理論,而且也影響著政治與政策。這件大事是有一名法國學者去年出版了一本名為《廿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wenty-first Century),並於今年被翻譯為英文,由哈佛出版社出版。哈佛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以出版專業學術著作為主的出版社。簡單來說,哈佛出版社的著作多是「催睡」的著作。可以想像這些書的銷路可以好得那裡去。


但這本《廿一世紀資本論》很特別。它在一瞬間成為了亞馬遜網上書店的榜首暢銷書,而且到現時為止我也只能買到它的Kindle電子版書,實體書一直缺貨。據說,此書的銷量超過了哈佛出版社多年來總銷量!但那還不是最猛的。這本書甫一出版,便被學術界及傳媒著了魔地不斷評論。從評論本身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一本爭議性非常大的巨著。有的,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及經濟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多次高調讚揚此書(對克魯明來說這是非常罕見的),認為它可能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經濟學巨著,不少著名的學者同意此說。也有的認為此書的書名是用「資本論」來命名,所以它有一種與馬克思在百多年前的巨著《資本論》(Capital)的借屍還魂之作,不少傳媒與學者指它為重提馬克思、暗示社會主義道路的著作,展開大肆抨擊。
但無論如何,你將不能忽視這本書。《金融市報》的專欄作者Robert Shrimsley打趣說,政界與學術界中人現在與人碰面時,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要討論《廿一世紀資本論》,在這種氛圍下難怪此書會成為榜首暢銷書!但這本「巨著」其實是在說甚麼呢?
現年四十三歲的法國年輕學者Thomas Piketty提出一種論調,他從過去三百多年的歷史數據中,查證出當一個地方的資本(或財富)回報率高於勞動新酬的回報率時,便會出現社會資本分配不均的現象,造成日益累積的不對等不公平現象,令貧富懸殊的問題更嚴重,而且也將會嚴重地威脅著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
但提出現今資本主義的問題也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早在十年前,其實已經有一些學者或評論家對「全球一體化」或物質主導的資本主義提出反思。當然這些反思沒有太多人會理會。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體系爆發一輪「大到不能倒」的危機後,禍害到很多平民百姓,這個時候真的出現了一浪又一浪的批判。因此彼此開始有一個概念,資本主義真的不能再服務今天的社會發展了。無奈的是,去年是金融風暴五周年,傳媒普遍認為,金融界的斂財行徑不單只絲毫未改,而且有日益嚴重之勢。
但《廿一世紀資本論》這本著作所帶來的衝擊,是它挾著一堆有力的實證資料,嚴謹地提出社會不公平的問題,背後的罪魁禍首就是無度的資本主義。而且這將可能改變政治政策的基調。因為一直以來,政治都非常關注社會分配不公這個問題。但自由主義的經濟學派一直認為最少限度干預經濟活動,讓其無形之手自由地發展,那麼經濟發展起來,人人有工開、有飯食,社會將會一片榮景。在自由主義眼中,資本主義是一個解。但在Piketty眼中,資本主義是問題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
這樣說來,就等於說自由資本主義跳票了!在過去一個世紀裡,自由資本主意主張不作任何干預,透過更多投資,可以創造更多職位、工作,整個社會便自然地分配財富,貧富懸殊便會慢慢減少。但Piketty發現實際上並非這樣。他留意到,在一段漫長的時間後,財富會愈來愈累積到富人手裡,而貧窮的一方則愈來愈失去階級移動的機會,永遠在資源稀缺的地方打滾。
Piketty 有意思的地方是,他從大歷史中找尋線索,而非現今一般的經濟學者喜歡與數學模型打交道。他與一批學者從法國(那裡擁有非常齊備的歷史數據),以及廿多個地區的三百年資料來作出分析,發現一個地方的資本增長,在一個相對緩慢的經濟增長裡,會超越一個地方因打工而獲得的回報。這正正是大部分已發展國家要面對的問題。
Piketty認為一般的經濟學家沒有放足夠的心力研究這種資本累積的現象上,他發現這些增長上的數字差異可能很少(例如只有0.3%),但經過很長時間後,所帶來的複息增長效應,便會產生一種龐大的差異。而在這個過程中,財富慢慢累積在一群富人手裡,而且最富有的一群人會將這些財富留給下一代,為他們的下一代創造更有利的累積財富的條件。而現時發現,最富有的10%的人,便擁有超過50%的所有人總加起來的財富,而最富有的1%,竟然可以佔去18%的財富!那實在太誇張了。
Piketty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是針對大企業的「超級 CEO」的袍金作為一個代表性現象,發現他們的收入帶有大量的股票、認股權、利息收入,而這些收入的增長,又會遠較一個打工仔的人工收入的增長要高得多。結果這些人便是那最富有的1%了。(就以蘋果的 CEO Tim Cook為例,在2011年,他的年薪入息是蘋果員工平均年薪的六千二百倍!)
有七百多頁的《廿一世紀資本論》雖然不易讀,但卻是一本很出色的經濟著作。行文與邏輯非常通順,加上作者並非用抽象的數學模型,而是用歷史數據來說話,只要稍加專注,這本書並不是想像中那麼深奧。《廿一世紀資本論》與馬克思於十九世紀寫的《資本論》可謂同出一轍,都是批判資本家,Piketty甚至認為這種貧富懸殊的現象,已經危害到一個民主社會的公平、平等與正義。若政府不及時做一些事,這個問題將會繼續惡化。
Piketty年輕有為,野心也大,因此,他並不滿足於分析現況,他也提出改善這個問題的方案。這也是這本《廿一世紀資本論》最令人爭議的一部分。作者提出政府要向富有的人收取一種「全球性的財富累進稅 (progressive tax)」,甚至向最富有的一群收取高達 80%的財富稅!我實在無能力評論這種建議是否可行。但我肯定這會引起龐大的阻力。
這樣說來,現在香港人手拿著這本《廿一世紀資本論》,便有籌碼與政府探討地產霸權在香港造成財富嚴重不均的現象了。而且回過頭來看,當年鄧小平指出要發展中國就是要「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這個說法,在Piketty的理論裡,當經濟仍在全速發展時,其經濟增長以及人口增長所創造的收入增長,是高於資本財富的增長;這樣的環境下,社會的財富是可以往更多人分配,是可取之道。但現在當經濟增長已經慢下來,而且勞動人口的增長也慢下來時,這一句「讓一部分人富起來」肯定不再合時宜了。
《廿一世紀資本論》的實體書太好賣了,所以真的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在香港上市。同時我深信台灣與國內的出版社已經全速地將這本書翻出來。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值得我們注意的大作,那怕你懂不懂經濟學。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這本書肯定走不了。

22. 揾書想赢 2014-07-16 17:27:28
唔該哂亮剑兄!謝謝哂!!
23. heidiK 2014-07-16 18:03:51
就算幾聰明的人都不應該賣走自住物業。。。。

交租4年,早D聽博士講就好了!
24. 引刀一快 2014-07-16 18:09:18
就算有能力操控市場,亦冇能力操控世界局勢,有邊個預測市場百分百準確?
自住物業唔係著緊嘅褲,賣樓與否最緊要係利潤多少。
三年前攞25萬岀嚟做首期使費攞間屯門屋,依傢出番有130萬到袋,做大陸五年定存都有60000一年,換大屋、等跌市、大把諗頭啫。
25. 引刀一快 2014-07-16 18:21:49
To 3樓 亮劍兄

我唔信問責官員投資鋪鋪對喔。
26. 小陽 2014-07-16 18:42:52
引刀兄,
你這個想法,有個十優壯元過大海win3千萬之後,set up左召貨Van apps.

佢之前買左十層慺又賣哂,全身做生意。
老實講,如果個個人有你同十優人那麼叻,又槓桿,又做生意,有理想,有win$,就可以好似你地一樣,賣自住樓租大屋住。因為佢做生意本身係大槓桿,但是打工同師奶最大槓桿自住樓。我返工俾老細玩,買股票俾股票玩,我還有心機大諗頭嗎?顧住返工,老公同仔女已經好忙。

所以你這樣講冇錯,但是機會俾你呢D超高智慧的聰明人和肯搏Or一鋪清袋的高風險人士
27. 70後 2014-07-16 18:56:54
我都係過去被股票玩唔少,大上大落,依家真係樂於做蠢人,只買不賣樓
28. yy 2014-07-17 00:17:15
把僅有的一層住宅賣出就要交租幫業主供樓了,無喇喇走去幫人供樓叫做"聰明人",令我想起一句警務處長的名言"天方夜談"。鄙人智商不高,祇能理解極為顯淺的推理~沒擁有第一層樓,就永遠沒有第二層。~有十層以上沒有按揭的樓收租,買樓不須按揭,就不用理會什麼按息和樓價高低,年結用呎數做基準可以了。
29. 引刀一快 2014-07-17 01:37:19
爲咗一年收十幾、二十萬嘅租,樓價跌幾十萬成百萬,咁就叫聰明人?
好多人一世打工都儲唔到100萬,但係一出一入就有機會有100萬責袋。
講到底,成王敗寇,捉對咗就俾人話聰明,捉錯嘅,就算所持理論幾有根據幾合理,都係叫做“蠢咗”。
大陸依傢冧緊,我就唔信唔會波及香港。
30. 引刀一快 2014-07-17 02:52:45
小陽姐姐

我講緊嘅,其實係“機遇”,幾年前我聽咗幾個我覺得好瞭解市場嘅人,包括我老婆嘅意見,忍手冇買屋,同一時間我有個朋友上車,我當然同佢講要小心樓價會跌。
到咗今日,佢係喺港樓賺咗,而我好清楚大陸好快要冧,梗係叫佢賣喇。
佢第一次冇聽我講,所以買咗兼帳面賺咗百零個,呢個就係佢嘅“機遇”,因爲樓價已經升咗,能唔能够捕捉固化呢次機遇,就睇兩樣嘢:
1,佢聽唔聽我講賣樓
2,係咪真係會跌?等幾耐?

呢種機遇,小陽姐姐妳唔會稀罕嘅,因爲唔駛搞咁多嘢妳都有錢磧袋,但係好多人,特別係窮到怕,一步一步爬上嚟嘅人,呢種機遇,意義非凡!
唔在于呢個人有幾叻,在于佢嘅人生同佢嘅家庭,有幾需要。


31. 小陽 2014-07-17 06:11:59
好彩你個Frd冇聽你講!
俾佢掌握到這機會。
哈哈!講笑!

每一個人有自己故事,我都係自己搵$自己食,冇人俾個我百幾萬! 我志在的。
但是如果你個朋友賣左,賺得百幾萬,佢最多租多五年打平。最慘佢之前賺過$,末必可以申請政府房屋。老實講,60000人仔息都真係唔夠交租,返大陸住另計。

所以最幸福住政府房屋,乜都唔駛諗!
32. 本周金句 2014-07-17 06:16:29



"沒擁有第一層樓,就永遠沒有第二層"

33. 小陽 2014-07-17 06:26:26
引刀兄,

你朋友如果要博多鋪;
就要估:
係咪真係會跌?等幾耐?跌幾多?
賣左賺D錢再投資>交租和留在樓市再賺/輸番的$?

老實講,香港打工好大壓力。安居後再花時間在事業和家庭上。所以我都讚你係聰明人,可以一個人攪點全部野!同個十優賭仔一樣叻!






34. Oscar Lam 2014-07-17 07:04:21
投資的成敗在於心態加運氣。沒有富爸爸的勇氣、胸襟,永遠也成不了富爸爸。當然,富爸爸也需要一些運氣。
35. 雙非家長付73萬辣稅買慧 2014-07-17 07:20:12

雙非家長付73萬辣稅買慧
方便子女上學 新界西頻現蹤影

【明報專訊】2001年7月終審法院裁定中國公民在香港出生的嬰兒均可擁有香港居留權後,本港雙非嬰兒便持續增加。

根據統計處資料顯示,2001年至2011年間,雙非嬰兒數目約175,599名,其中2008年至2011年為雙非嬰兒出生高峰期,每年出生的雙非嬰兒會由25,269人遞增至35,736人,4年來共錄得123,424名雙非嬰兒出生,佔10年間雙非嬰兒的總數達七成。

十年來誕逾17萬雙非嬰

雖然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2年起上任後推動「零雙非」政策,但隨08年出世的雙非嬰兒步入適齡上學的階段,後遺症亦陸續浮現。學者預期,除了學位不足,雙非家長為了讓子女在港讀書及發展,必須在港置業,並會加入二手搶盤戰。

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指出,政府近年覓地建屋阻力甚大,市場預期未來房屋供應量難以大幅上升,細價樓樓價愈升愈有,除了本地買家,雙非家長及外來投資者都憧憬本港樓市向好,部分雙非家長為免長期捱貴租,索性轉租為買,不排除未來有更多外來人士到新界區搶盤,意味港人上車將更困難。

潘補充,假如本港政治環境及因素不變,今年整體樓價或會有5%至10%的升幅,其中細價樓升勢更會跑贏大市。

近日樓市聚焦二手細價盤,除了本地上車客積極追價入市外,來自內地的雙非家長亦加入搶盤戰團。有代理指出,為準備9月開學,雙非家長積極為子女尋覓安樂窩,紛紛加快置業步伐,天水圍慧豪園一個兩房戶近日獲雙非家長以375.8萬元承接,未計其他入市成本,淨計辣稅已高達73萬元。個別雙非家長更未雨綢繆,即使子女未到適齡入學,亦預先購入荃灣新盤環宇海灣,入伙後先放租,待子女上學後才收回單位自用。

上車需求持續高企,加上雙非購買力相繼湧入,刺激細價樓做價升,港人入市更見艱難,近期新界西便成為雙非家長入市的熱點。

美聯高級營業經理梁婉儀表示,天水圍慧豪園一個兩房戶獲雙非家長客買入,位於3座中層E室,實用498方呎(建築656方呎),原業主數日前放盤,叫價380萬元,僅微減4.2萬元,以375.8萬元易手,實呎7,546元(建呎5,729元),屬理想價。買家為雙非家長,為方便子女上學,故於區內置業,是次入市需付15%買家印花稅(BSD)及4.5%雙倍印花稅(DSD)共73萬元。原業主08年12月以約143萬元購入,帳面獲利約232.8萬元或1.6倍。

屯門二三線樓亦獲追捧

此外,屯門區二三線物業亦受雙非家長的追捧。祥益高級經理林偉光表示,恒順園有「97貨」獲雙非家長承接,該物業位於9座低層E室,實用651方呎(建築797方呎),賣方於本月初以390萬元放盤,後來減價14萬至376萬元易手,實呎5776元(建呎4718元),屬市價。買家同樣需付約73萬元BSD及DSD入市。原業主於1997年9月樓市高峰期以298萬元買入,持貨近17年,帳面獲利約78萬元或26%。

鄰近恒順園的怡峰園,亦獲內地客高市價買入。林補充,位於5座低層E室,實用659方呎(建築771方呎),原業主最初開價500萬元,微減5萬元後即獲承接,以495萬元沽出,實呎7511元(建呎6420元),高市價近一成。買家更需支付高達104萬元的辣稅入市。原業主12年以300萬元買入,帳面賺約195萬元或65%。

家長未雨綢繆 613萬購環宇

個別雙非家長為子女升學做好準備,率先入市新盤。代理透露,有雙非家長上月底購入長實(0001)旗下荃灣環宇海灣兩房戶,計劃入伙後先行放租,待子女上學後才收回自用,涉及5座中層A室,實用485方呎,成交價613.1萬元,實呎1.2萬元。

雅濤閣綠表實呎撲9000元

另根據房委會資料,香港仔雅濤閣1座中層G室,實用576方呎(建築689方呎),成交價518萬元,實呎8995元(建呎7518元),無論成交價及呎價均貴絕南區綠表居屋。

明報記者 李宛婷

36. 雷國怡﹕樓價偏高 須跌三成 2014-07-17 07:27:09

雷國怡﹕樓價偏高 須跌三成
收入追不上 買樓負擔近九七水平

【明報專訊】近兩月樓價反彈兼交投回升,中原樓價指數有可能破頂,不少代理行及投行開始「轉」,將年初時看淡的觀點,改為將預期跌幅收窄,甚至認為樓市將轉升。不過,去年底發表報告預期香港樓價將在明年底前跌逾三成的巴克萊董事總經理及亞洲(日本除外)房地產研究主管雷國怡維持看淡,指市場情緒常會出現短期波動,但以負擔能力計香港樓價確極度偏高,而收入升幅追不上,加上供應在增加而不少分析低估了港人的借貸風險,後市實難看好。

雷國怡指香港樓市最值得擔心的地方,是樓價按港人家庭收入中位數計算水平達13.5倍,高出自1990年以來平均8.7倍的一個標準差以上,與1997年香港樓市爆泡時情形相似(圖1),「更重要的是今年首季港人按年的收入增長僅有2.2%,根本不能承受不利因素的衝擊。」

他又指出,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香港樓價雖在一個多季度內急跌了約25%,當時他卻是看好後市。「2008年時樓價按港人家庭收入中位數計算的負擔水平只是8倍多,調整後更只有約6倍多,縱使出現全球金融動盪,樓價也可迅速從低位回升,而現時樓價則要下跌三成以上,有關負擔水平才能回到歷史平均值。」

高收入買家正在減少

雖然有分析指以家庭中位數計算全港的樓價負擔水平有可能出現偏差,因能承接高樓價的買家,其收入往往高於中位數。雷國怡承認,「私樓買家尤其高價樓的買家收入或會高於中位數,但那些高收入的買家,是在增加還是減少?以往我們會說內地有錢人可買起香港樓,在辣招稅下,內地買家已大減,且內地經濟放緩等因素,他們來港消費也減少,遑論繼續高價買香港樓?至於香港的高收入人士,金融業不景,零售業萎縮,外國名牌減少在香港開店,跨國銀行和律師行也減少在港擴充,那來更多的高收人士來托起香港樓價?」

除了樓價偏高,雷國怡指香港的一些樓市結構性因素已出現改變。「政府已訂出未來10年的住宅供應為47萬個單位,且不斷推出土地,而接受的賣地價格愈來愈低,如白石角地皮流標後,同區地皮僅以每呎3300元售出,對岸的馬鞍山地皮也以10年新低價賣出,發展商以前怕賣平了樓,寧願惜售,現在就算賣平了,卻可以低價補充土地儲備,可以見到他們開售新盤,就算獲超額認購,也不會慢慢的賣,最終會對整體樓價構成壓力」。

加息震盪 股市會提前反映

「我們在2006年已指香港住宅供應會出現短缺,但當時樓市初復蘇,人們在說就算每年只有5000個單位都嫌多,全不理會客觀的數據推算。人的心理很奇怪,在樓價大升以後,人們又只會看到利好的因素如低息等,覺得樓價相對收入比率可以無限上升,對他們而言,13.5倍不是問題,可能升至100倍也有『合理』解釋,至於新供應增加,未到真正落成時,也會得是很遙遠的事而不用理會。」

「就像美國退市後下一步便會加息,大好友卻認為,他們可以等待加息時才慢慢賣樓不遲。當然,估計美國的確實加息時間不容易,但如他們在明年中加息,那股市應會在6至9個月前有反應,即今年9至10月便可能出現動盪。」

明報記者 陸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