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元帥也總結出七條游擊 戰術原則,與毛澤東等人頗為相似:
(1)集中作戰,分散游擊;
(2)紅軍作戰盡量號召群眾參加;
(3)敵情不明,不與作戰;
(4)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5)對敵採取跑圈的形式;
(6)對遠距離的敵人,先動員群眾擾亂敵人,再採取突擊的方式;
(7)敵人如有堅固防禦工事,不與作戰。
6
戰斗方式
游擊戰因兵力少而火力弱,很難獨立地進行長時間作戰,只有積極創造條件,以機動力、主動出擊化整為零,消耗敵人戰力、拖延敵人行動、誤導敵人方向,形成敵人心理壓力才可能致勝。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中,游擊戰是人民戰爭的重要作戰形式之一,相當長的時期內曾作為一種主要作戰形式。土地革命戰爭初期,弱小的紅軍依托根據地,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發展壯大了革命武裝力量。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武裝群眾,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和人民政權,廣泛開展敵後游擊戰,形成了一個廣闊的敵後戰場,抗擊著64%的侵華日軍和95%以上的偽軍。解放戰爭時期,游擊戰有力地配合了正規戰,對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大的輔助作用。
游擊戰的主要戰法是襲擊,依據襲擊對象、目的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分為襲擊戰、伏擊戰、破擊戰、襲擾戰等。中國人民在革命戰爭實踐中,還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圍困戰等豐富多彩的游擊戰法。這些戰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
戰鬥種類
襲擊戰,是乘敵不備,對其實施突然攻擊的戰法。通常選擇戰鬥力 不強,防備不嚴,便於襲擊的駐止之敵或運動之敵,以迅速而突然的動作,速戰速決,快打快撤。
伏擊戰,是襲擊運動之敵的戰法。分為待伏和誘伏,待敵或誘敵進入伏擊圈時襲擊之。伏擊戰要求秘密隱蔽,突然發起攻擊,速決殲敵,快打快撤。
破擊戰,是以破壞敵方重要軍事目標為主的一種戰法。也稱破襲戰。破擊戰的目標,通常是敵方的交通運輸線、後方補給系統、指揮通信系統和重要技術兵器基地等。目的是為了造成敵方交通癱瘓,指揮失靈,補給困難,力量削弱和精神緊張。進行破擊戰,必須有周密細緻的組織計劃和充分的技術準備,以出敵不意的方法和行動實施之。
襲擾戰,是游擊隊、民兵和群眾相配合,以各種詭詐的手段,殺傷、毀壞、恐嚇、擾亂、疲憊敵人的一種戰法。通常由游擊隊和民兵以單兵或小組進行襲擾活動,使用各種方式和手段殺傷敵有生力量,製造各種假象,虛張聲勢,迷惑敵人。
地雷戰,是以地雷為主要武器殺傷敵人的戰法。通常與地道戰、麻雀戰結合運用,以殺傷、消耗敵人,封鎖和限制敵方的行動。
地道戰,是依托地道工程打擊敵人的戰法,通常與火力戰、地雷戰、麻雀戰相結合,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麻雀戰,是小群分散兵力狙擊襲擾敵方的戰法。通常是三五成群,忽聚忽散,時隱時現,出沒無常,靈活機動地殺傷、消耗、迷惑、疲憊敵人。
圍困戰,是對駐止孤立之敵的戰法。通常是包圍封鎖固守之敵,切斷其與外部的聯繫,斷絕其物資供應,陷敵於彈盡糧絕的困境,並結合政治攻勢,逼迫其投降或為殲滅該敵創造條件。
運動戰與游擊戰比較而言,它們在戰役的進攻性和流動性上都是一致的,差別就在於是否集中兵力(正規兵團),而且就這一差別來說,游擊戰有時在戰役戰鬥中也需要集中兵力,以造成對敵優勢而取得勝利。那麼怎樣的集中才算運動戰,怎樣的分散才算游擊戰,有時很難明確一個界線。
以游擊戰為主,就是要分散兵力以發動群眾為主;以運動戰為主,就是要集中兵力以打仗為主。“集中打仗則不能做群眾工作,做群眾工作則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並舉”。
在未來戰爭中,游擊戰仍然是一種重要的作戰形式。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式武器裝備不斷出現,游擊戰將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對游擊武裝的生存能力、機動能力、作戰能力和指揮藝術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游擊武裝要做到能打坦克、打飛機、打空降、打武裝直升機,能防核、防化學、防生物武器,並把破襲敵方的交通運輸線、後方補給系統與通信偵察系統,癱瘓敵方的供給能力和指揮活動,作為重要任務。
9 相關評價編輯
正面
是一種以弱勝強的戰術,而且由於需要堅實的群眾基礎以及熟悉的地形,通常應用於反侵略一方,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保存自己、打擊敵人,最終奪取勝利,這是一種戰爭藝術。
反面
但是,如果將游擊戰的戰法用作於恐怖主義,則會大大的降低了游擊戰的積極性。這樣的話,“融於群眾”就成為了利用平民當作擋箭牌,這樣違反人道主義原則。這樣的“游擊戰”是一種持久戰,大大增強了戰爭的殘酷性。嚴格的說,伊拉克反美武裝的汽車炸彈、路邊炸彈等及一些恐怖組織的破壞行為不算作一種游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