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加租 萬惡之源
【iMoney智富雜誌—一得之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大都會,其發展潛力尚未完全發揮。究其原因:成也地產、敗也地產。要為香港重新注入發展動力,直接推倒物業市場,打擊樓價極不明智,但對租金市場給予適度的管制,值得各方深思與研究。
租金升幅要有規可循
早在1978年,港府在住屋方面已實施過租金管制,明確規範業主加租的尺度;1982年前港府亦設立過租務審裁處,評估商舖租金的合理水平。租金管制在香港並不是甚麼新鮮事,不應視之為禁忌。其實,限制住屋與商舖租金暴升,對香港經濟有立竿見影的好處。
住宅市場方面,近年不少地產業人士,常常標榜「供平過租」,只因為租金市場無王管,物業持有者以供樓負擔水平作為加租的最低指標,成功製造一股強迫小市民非要「趕上車」不可的假象。假如住宅租金市場升幅有規可循,小市民自當量力而為,有能者以自置物業自住為目標無妨;暫無能置業者則不再因為只能租住地方而自覺委屈,反而能夠冷靜等候上車機會。再者,住宅租金回落將會釋放更多租盤供應,長遠計對房與板間房市場自然萎縮將起着正面作用。
商舖市場方面,在港從商者免不了為兩大成本問題所愁:租金與工資。勞工市場朝向工資與工時改革方向乃大勢所趨,香港要力保營商吸引力,惟有從商舖與寫字樓租金調整方面入手。對於不少行業,省卻部分租金開支,既可彌補持續上升的工資預算,甚至能夠騰出一些營運資金周轉。如此,引頸以盼良久的香港中小企再創輝煌之日可期。
最重要的是,限制租金升幅等於控制物價指數上升。港人早已抱怨百物騰貴,然港府態度一直模稜兩可,只偶爾推出一些一次性紓困措施,並無通盤打擊通脹決心。假如租金升幅受控,消費物價升幅自然大大紓緩,既可逐步恢復市民的消費力,亦可增加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某些運輸機構(例如港鐵)在港元持續貶值的情況下引入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標榜與消費物價指數掛鉤的公平性,實質是只加不減的小把戲。假如港府不致力於遏抑消費物價上漲,跟主動掠奪市民財富有何分別?
租金市場難無盡下跌
物業持有者固然擔心港府落實任何限租措施,將直接衝擊物業市場,甚至可能引發資金外流,撤出香港,令物業價值暴跌。然而因租金回報預期下降導致物業價值下跌,未必一定是恐慌性,情況跟港府推出措施直接打擊樓市不同;只要港人繼續需要地方居住、商人繼續需要地方做生意,香港的租金市場便不會無止境下跌。物業投機者或許不滿意租金回報而離場,但對於長線物業投資者而言,反而可能是入市的良機。
撰文:王冠一 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客座教授、「冠一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在金融市場擁有超過30年經驗,七十年代已涉足金融業,對外、商品價格以至股市尤為熟悉且實戰經驗豐富,其對環球宏觀經濟的分析眼光亦非常獨到,深受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