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生意睇目前, 亦有人睇將來, 究竟是誰最正確, 我相信沒有一個準則。近日我去了一間名食肆食晚飯, 發覺沒有疫市優惠, 於是我問經理, 佢話本來亦打算推
出一些疫市優惠, 不過老闆話唔好, 根本因為封了關, 到食肆吃飯的人太少, 不如等香港解封之後, 多人到來食飯才推出各項優惠, 現在雖然沒有疫市優惠, 但到來吃飯的客人可以感覺到招呼好了很多, 食物出品亦精緻很多, 甚至可以品嘗到一些手工菜, 換句話說, 老闆是睇長遠, 現在客人少, 不如提供好服務、好菜式, 待客人回升才減價谷銷售。不過, 大多數食肆會減價谷銷售, 到疫情放緩, 香港解封, 他們又會加回原價, 究竟誰最正確, 真的是沒有一個準則。
現在樓市非常淡靜, 我唔講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政府封關, 少了從國內到來的買家, 業界最正確做法就是叫解封, 不過, 新冠疫情還未完結, 俾個天做膽, 業界都唔會有人叫政府解封, 但物業代理又想多做生意, 唯有叫政府撤銷各項特別印花稅, 其實這是變相減價, 不過是由政府減, 不是業主減, 但我很奇怪, 現在根本無客, 撤辣減價又有何作用, 倒不如叠埋心水做多幾單好價, 待解封之後, 國內買家可以根據疫市成交價來買樓,生意都比較容易做, 如果現在做殘個價,解封之後就很難做生意,或者傳出消息話政府減辣, 反而令到國內買家卻步,他們並不是不買樓,而是等政府撤辣才買。所以, 現在要求業主減價, 政府撤辣反而不利後市。
有老友見到我在一間沒有疫市優惠的食肆晚飯, 話我點解咁傻, 我點會傻, 8個人坐一間大房, 16人枱, 4個伙計招呼, 出品又好, 雖然價錢沒有優惠, 但其實有著數, 當人客量回升, 這些出品、服務都很難搵到。
現在買樓也是一樣, 沒有國內人士到港, 即是沒有競爭對手, 樓價未必如想像般大幅下跌, 但質素一定會高很多, 但如果解封之後, 國內人可以來港, 就沒有這支歌仔唱, 所以有人問我現在可不可以買樓, 我會話沒有競爭對手, 不買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