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1693    回應:5

香港現在才進入高地價政策年代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我覺得政府官員很可憐,他們明知道香港政府食了死貓很多年,他們又不敢出聲,最近,老C表示香港政府要放棄高地價政策,普羅市民才有平樓住,現在高樓價是因為政府的高地價政策做成,其實,政府幾時有推行高地價政策,我們翻查紀錄,無論在元朗屯門,將軍澳,甚至啓德,有不少土地的地價只不過是每呎三四千元,但由於土地價格不斷被炒上,令到那些成本價格不高的土地,在公開發售時參考最新的土地價格,加上建築成本以及利潤,最後以一個市民難以負擔的價格出售,老實說,我並不覺得政府在過往推行高地價政策,不過,在地產商公開發售新樓盤時,的確是以最新的土地價格作為成本計算,得益者是地產商,政府究竟是有什麼著數,但就負上推行高地價政策臭名,其實,地產商可以用真正的土地價格計算成本,這便沒有什麼高地價政策,不過,有地產商話,執到黃金市價賣,點解要以土地成本價計算,高地價政策,只不過是政府替地產商食的一隻死貓而已。

  過往沒有高地價政策並不代表政府不會推行,特首林鄭月娥的最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將公私營比例由64變73,有地產商話以後私營土地減少,樓價更加貴,有買就要趁手,他說得的確沒有錯,私營土地減少,代表香港進入高地價政策年代,不過,如果政府能夠提供足夠公營房屋,高地價政策根本不是問題,那些不合資格,或者不希望住在資助房屋的香港市民,他們要多付樓價才可以買到心頭好,而高地價政策的收入可以用作資助發展公營房屋,如此生生相息,高地價政策根本不是什麼洪水猛獸,而是解決房屋問題的一條良方,不過有一件事很奇怪,在林鄭宣布公私營比例由64變73之後,啓德地皮反而以低於下限批出,由此可見,政府是沒有推行高地價政策,樓宇需求量大,供應不足,地產商自然會出高價,現在政府提高公營房屋比例,吸納了不少打算買私樓的人,在需求量大幅減少之下,即使供應同樣減少,地產商出價一定非常審慎,土地價格反而下跌,所以,所謂高地價政策只不過是地產商將樓價飆升的責任歸咎於政府,不過,咁多年來政府都沒有為自己平反,我覺得有點奇怪。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QQ 2019-01-03 13:10:11
唔出奇吖,幾十年樓都用現在建築成本來計算,所以好抵買。
2. 真真薯片 2019-01-03 13:39:27
同意博士64轉73標誌香港正式進入高地價時代

其實正苦想學新加玻,將市人私場同本地人住屋市場分返開,好過依家焗用家去豪賭

問題係想真正將本地人住屋市場同私樓市場分返開,正苦每年提供去居屋一定要足夠吸納所有本地年輕新增家庭數目,最簡單以結婚數字去計,香港一年有五萬宗結婚新登記,居屋供應連結婚宗數既零頭都冇,點搞?計埋公屋?公屋又一大堆結婚新增家庭以外既需求,我保守估計,如果要真正吸納晒所有本地供應,每年公營房屋最少要五萬個單位先夠,林鄭就算64轉73,增加後既公營房屋供應都唔夠三萬,點搞?供應永遠唔達標,反而新增人口年年超額完成,眾所周知港獨係唔可以容忍,所以中央年年推大量新移民黎香港溝淡本地人,佔中後年年單程證批出數字爆額就係證據,唔好理赤化好定唔好,客觀事實就係房屋需求因為新增人口年年超標上升,同期樓宇供應就年年唔達標,64轉73其實大數冇變,塘水滾塘魚,個火鍋有兩格,將清湯既水倒少少去咖哩果邊,魚就係咁倒入黎,個火鍋又點會唔瀉呢?
3. 鳥5 2019-01-03 19:08:51
真真兄, 尚未計入死亡數字離婚數字
4. 真真薯片 2019-01-04 09:19:37
鳥5兄,死亡,移民走既數字,同新移民比係蚊脾同牛脾

離婚率高,但係結婚如果買左樓,搬左出黎住慣左唔係咁易兩個都返去阿阿媽住,如果生埋仔,離婚後法官判層樓比其中一個(多數判比女方),房屋需求冇變啦

死亡,離婚,移民走係會削減房屋需求,但由於需求同供應差太遠,需求打折再打折,都仲係遠遠多過公營房屋供應,64轉73只係略為改善,救多幾千個家庭,但仲係有上萬家庭上唔到樓,冇得搞
5. 舍神 2019-01-07 08:41:42
此一時,彼一時。

只可以話人家好眼光!
投資地產由買地至出售,短則4-5年。
如要輔地價....十年廿年都未必得!

那人可保證個市一定升?

當政府壟斷了供應 (賣地或補地價),的確很難不負上最終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