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8732    回應:9

愈潛愈多的潛在供應量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陳茂波大約在兩年前開始講潛在供應量,有老友問我何謂潛在供應量,我話我是陶淵明學生,好讀書不求甚解,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潛在供應量,有人解讀為政府可以提供的土地用作興建私人住宅單位數量,當時大家都認為政府是誇大了數字,到最後結算,可能有一半供應量潛水,所以,應該叫潛水供應量比較恰當,政府當時亦了解一般人想法,但沒有官員澄清,令人更加肯定所謂潛在供應量其實是潛水供應量。

  最初波哥提及潛在供應量的時候大約是八萬二個單位,當時一般人認為即使數字確實無誤,仍然是不足夠,以每年消耗兩萬個單位速度,八萬二個單位僅僅夠四年,但兩年之後,現在潛在供應量是九萬七,比兩年前還要多,結果令到一般人更加不明白,點解潛在供應量會愈潛愈多,原來波哥是會計師出身,用一套簡單存貨出貨表來解釋,半製成品以及貨尾就是潛在供應量。

  簡單來說,已申請興建,或者興建中單位,扣除已出售的就是潛在供應量,到新樓盤入伙,貨尾單位亦會歸納為潛在供應量,在過去兩年,潛在供應量增加一萬五千個單位,證明供應比消耗多,供應不足根本上不成立,今年超過二萬個新樓單位入伙,相信有不少仍然未被出售,所以,我估計今年潛在供應量因為貨尾單位增加而增加,到今年底,潛在供應量將不會少於十萬個單位。

  有人曾經問我,點解潛在供應量是增加不是減少,理由很簡單,就是不斷有新樓動工來補充消耗,如果潛在供應量能夠維持在八至十萬個單位,代表動工量與消耗量持平,樓市應該很健康,如果低於八萬個單位,代表動工量不足,有可能令樓價上升,如果超過十萬個單位,代表貨尾單位增加,地產商有減價促銷壓力,樓市亦可能會下跌,如果大家了解多一點潛在供應量,對了解樓市走勢亦會有所幫助。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引刀一快 2018-01-30 10:14:20
真正最驚人嘅潜在供應,係大灣區,適合同適應兩邊走嘅人越來越多,不出15年,中港各有一屋會成爲新常態。
2. 博士粉絲 2018-01-30 10:22:02
用一套簡單存貨出貨表來解釋,半製成品以及貨尾就是潛在供應量。

inventory(潛在供應量) = raw materials(批出地皮) + work in progress(起緊未賣出的樓花) + finished goods(起完未賣出的現樓,或者好似博士咁叫貨尾)

如果某新盤樓花,仍然起緊未賣出,應該歸類為raw materials 或 work in progress, 成為潛在供應量一部份。
如果未賣出既樓花(rw or wip)變成未賣出的貨尾(finished goods),對上述算式總數(潛在供應量)應該無影響?

要令上述算式增加,應該係正苦推出更多地皮(raw materials),但要扣番建築期幾年先可以變樓花賣出街,而地霸賣wip(樓花)同賣finished goods(現樓/貨尾)速度慢過地皮增速(raw materials ),算式才會有變化。

其實呢個數字變動可以受到地霸建築期快慢而影響,又可以受到正苦推地快慢影響,又可以受到地霸賣樓花or貨尾快慢影響,太多variables,好難有結論。

但係,我覺得呢個數字由一開始講果幾年一定係不斷增加的,因為建築期頭幾年無得賣,只會增加。之後先到比較兩邊速度,然而,兩邊速度快慢又會繼續比起樓速度影響。。。
3. 真真薯片 2018-01-30 10:29:12
邏輯上, 浪澄灣果堆貨尾, 應該由正苦公布潛在供應數字開始, 就一直存在係統計數字之中, 直到今日, 浪澄灣貨尾都仲係潛在供應, 所以浪澄灣長期幫正苦提供潛在供應數字功不可沒, 難怪要頒個大紫荊勳章比佢

以浪澄灣既方式賣樓, 除左可以賣貴d賺多d, 仲可以幫正苦交數, 好大機會獲頒大紫荊勳章, 所以各地霸都不甘後人, 齊齊大搞浪澄灣, 海之戀, 海旋, 維港頌, 匯璽, Monterey, 啟德Oasis全部先推平價單位, 優質3房海景留做貨尾慢慢賣, 更絕既直頭玩招標, 咁樣落去, 地霸有錢賺, 正苦有數交, 單位空置居住密度減低, 地霸正苦居民三贏, 周圍都係浪澄灣, 惦!
4. 好 2018-01-30 10:56:52
三樓講得好, 笑左
5. Johnny 2018-01-30 11:23:39
近年動工量已經明顯下降,相信未來潛在供應量會跌返落黎。
6. 供應恒隆化 2018-01-30 13:38:13
發展商玩野,扣起大把單位唔賣。谷起樓價,存貨Mark To Market, 股價一樣有支持。潛在供應可以潛二十年。


7. 博士 2018-01-30 14:12:01
新樓貨尾單位只得9,000個。
8. 真真薯片 2018-01-30 14:25:17
20年就誇張d, 在下估計7-8成潛在供應會係4-6年內賣出, 當75%供應賣5年, 每年實際賣樓16500個單位, 呢個先係真相

可以在下講得唔好, 講到好似地霸專登唔賣樓, 睇到租租好慘自己就好high, 其實冇咁既事, 囤貨其實係手段, 目的係賺錢, 地霸想賣貴d, 例如2萬蚊呎, 以2萬蚊呎去推盤, 只去到7成貨, 其餘3成就囤貨拖長10年賣, 例如今年要推10000個單位, 想賣兩萬蚊呎, 只去到貨7000, 剩3000就囤起黎分10年賣, 每年賣300個, 咁第2個又有10000個單位要去貨, 咁就是賣6700個新單位+300個貨尾, 於是市場又係得7000個供應, 貨尾變成3300+2700=6000個, 總之, 由於住宅供應壟斷性高, 幾個大地霸加埋控制左市場8成供應, 供應方可以控制供應量去調節價格, 以賣到自己想要既價錢, 而更高既利潤同不斷上升既租金收入又同時支持供應方去囤貨, 呢個市場格局係冇可能被打破, 除非市場上出現一個超大既新供應參與者, 入去市場立即用非常大既市場份額(例如連續幾年都一炮過平價推大量單位去做爛市), 否則呢個遊戲係破唔到, 就算係內房加入, 問題係內房既目的一樣係賺錢, 佢地冇任何動機黎玩劈價, 更何況佢地以高價投左地, 更冇劈價空間可言, 除非內房想蝕大本

簡單講, 地霸完全主導供應, 手握定價權, 本來正苦既居屋就係用黎平衡供應市佔率, 等地霸冇得為所欲為, 但係自從停建居屋, 正苦係現樓市場已經冇role, 就算依家覆建居屋, 速度太慢, 數量太少, 正苦係市場上只係中小型發展商, 有如華懋, 你一個劈價, 等你賣完果少少, 個市又癲過, 冇得搞

題外話, 林鄭推4800個綠置居, 本來係有希望挑戰地霸, 不過依家房委會已經話要檢討數量, 最黎推出黎唔知幾多百個, 或者千零個, 即係多左兩個房協盤比大家抽下, 總之正苦資助房供應量唔可以威脅到地霸, 已經係正苦內部既共識
9. 寄生蟲阿笨 2018-01-31 11:00:34
發展商有實力, 唔急住賣, 遲賣貴廿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