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經及庫務局長陳家強在接受電子傳媒訪問時,評論到樓價,認為全球長期低息之下,辣招最多做到穩定市場,不足以遏抑樓價:「這是QE效應,令到價錢升高,想上車的市民感覺好艱難,解決方法只有透過增加供應。」
陳家強講話向來四平八穩,沒有創見,也不易出錯,就着樓價的基本理論,我應該提出一點補充,順便「攻擊」一下姚松炎議員的「供應量不影響樓價論」,讓大家看看這說法是如何的智障和白癡。
大家都知道,任何商品的價格,是由供應和需求組成,然而,什麼是供應和需求呢?我們當然可以把它們各視為一個獨立的數據,但是,這數據卻是由不同的因素所組成的。
買一手匯控 都影響股價
我們當然也知道,影響供求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利率、人民收入、人口增加、外圍因素、炒作氣氛,以及剛性需求等,但究竟以上的因素當中,哪一種更加重要,哪一種較不重要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多餘到無倫,因為每一種因素,都會有影響,而這個影響,是一個數字,利率加0.25厘,影響不大,但加10厘,影響就大了。但如果利率加了10厘,但供應量卻急減至每年只增加500伙呢?
簡單點說,樓價是:(1)每一種因素都有影響,問題只是加權,我們要把每一變數賦予數字,例如賭馬的人,會把騎師、負磅、排位、馬匹、賠率等因素,配以數字,才加減得出其值博率。(2)這些數字,有的是利好因素,有的是利淡因素,不可能全面看好,或全面看淡,問題只在於,在所有的因素加減之後,得出來的結果,是正數還是負數而已。
所以,無論說哪一種因素不影響樓價,都是白癡的說法,這好比:其實你買一手匯控(0005),都已經影響了匯豐的價格,只不過這影響是很微很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