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32220    回應:10

政府犯錯,市民落鑊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現在打算開餐廳酒樓的人發覺申請時間比平時多一倍,原因大家可能估唔到,就是因為鉛水問題,政府要裝修工程公司證明來水是不含鉛,對於一間裝修公司來說,這是一件浩瀚的工程,並不是工作難度高,而是要在各政府部門奔走,做一些文書工作,填表,化驗,交報告,相當擾民,政府要新裝修餐廳這樣做,是因為出現了鉛水事件,而事件的源頭正是政府對興建公屋時監管不力,甚至沒有監管,公屋才會出現鉛水事件,報告話事件應該由各方負責,但冇人落鑊,我認為邊個收貨就邊個負責,邊個落鑊,如果有人知道要落鑊,一定唔收貨,就唔會再出現鉛水事件。

  現在鉛水事件波及民生,政府要新裝修餐廳來水不含鉛,試問點解要一間餐廳來證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測試整幢大廈的來水不含鉛,如果合格,餐廳來水含鉛的機會是出在燒焊用的物料,與做了一年的鉛水事件報告吻合,我相信沒有工程公司蠢到現在還會用含鉛的物料燒焊,如果整幢大廈的來水含鉛,就應該要整幢大廈更換來水系統,否則的話,在該大廈內的其他餐廳便會合法使用鉛水,現在每一間新開的餐廳要獨立證明,可以說是政府犯錯,市民落鑊的例子,不過,問題並沒有解決,現有的餐廳仍然可以使用鉛水,勞民傷財又不能解決事情,這就是政策失誤。

  上述的當然不是唯一事件,在曾蔭權做特首的時候,推行勾地政策,初時的確是解決供應過多的問題,但到了後來,勾地政策令到土地供應不足,但政府不察,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樓價飆升亦是正常,政府為了掩飾所犯錯誤,將責任歸咎於物業投資者,於是推出SSD,就輪到業主不察,有不少業主見曾特首出招,立刻將自住單位賣走,期待樓價下跌三成後再入市,到了今天,那些人有不少仍然租樓住,SSD無效,政府於是繼續出招,又收緊按揭,如是者已經七個年頭,不但沒有撤招跡象,甚至在什麼情況下撤招的條件都沒有,政府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打撃樓價,但政府忘記了一件事,就是樓價點解會飆升,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政府犯錯,市民落鑊的典型例子,餐廳鉛水檢驗,小菜一碟而已。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David 2016-06-02 09:07:25
而+為官者, 個個都做到無求, 膽自大了
2. 政治問題 2016-06-02 10:25:45
問題來自政治,某D政治人物挑個問題.
無人反對佢哋"小事化大" , 政府就要搞到件事 有噤大得噤大 , 要全世界一齊受罪....
3. 打工仔 Andy 2016-06-02 10:31:36
其實點只鉛水事件, 正苦做錯野, 一定揾市民來埋單!
4. HK People 2016-06-02 10:41:05
最慘用了很多錢也做不到事
5. 無言 2016-06-02 11:21:01
香港政府想經濟,民生好:戒掉回歸後有為政府思維,做回監督,基建角色。商業發展留返市民自己做,,政府做輔助發展,例如中藥港,政府角色只限劃地同制度法例守則,商家佬自然識自己行,揾食,使乜政府班庸官指指點點。政府官員係工兵,何來有創造力?

袓國:專打貪,打假,減小無謂收貨,定下合理:
法規,依法辦事。自然有班死仕從商諗計攪發展。。現在係正經從商,就俾打一佰大板,走私做徦.炒賣就發大達,咁有識之仕又怎會真正從商?真正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唉
6. JCheung 2016-06-02 12:27:17
自已做了多年工程顧問,一直做到2004年左右,水務署地盤收貨班友係有收水,親眼見過,方法極秘密,必定係該項工程的持牌水喉匠親手以現金交俾啲水記阿sir。由於活躍的持牌水喉匠不多,關係極密切,ICAC也沒證據。
聽行家講番,近年也無停過收水,鉛水事件,水記班阿sir,行開地盤,一早就知啦!但收得人錢,就當唔知。所以水記在事件後,仍唔肯放權俾工程師,仍舊要持牌水喉匠把關,利益關係!
今次餐廳鉛水檢驗,肯定要找有關係的持牌水喉匠,就快好多,多多錢都要俾啦!
7. 扮神 2016-06-02 13:20:21
今時今日,有人以為自己係神,要係香港施行神跡,結果幾年来香港經濟大落後,社會大分裂,連帶對中港關係亦開倒車 ! 佢卻不以為然,大言不慚話自己有成就,市民嘅不滿係對佢嘅考驗,佢嘅支持者又話佢做得唔好,係因為時間唔够,要俾多幾年時間佢,真係唔理香港人死活,都要證明佢係得嘅。


8. 惜緣 2016-06-02 19:31:22

林奮強先生好文分享

假上流,真基層 2016-05-30

  上星期社聯發表研究指,本港年輕人有「假上流,真基層」的情況。其實,隨著發達經濟體因人口老化和債台高築,逐漸步入長期低增長時代,不止香港,恐怕全球的8、90後都將面對上流動力不足的問題。

 

政府部門審批程序反覆,令本港的房屋及基建發展進度嚴重滯後。(資料圖片)

  而在樓價高企的香港,年輕人除了覺得「上流」難,「上樓」固然亦是大問題。早前我與一群有30多年經驗的建築業老行尊,談及香港的樓價高踞不下的原因。簡單地表達:樓價=地價+建築費+利率+發展商利潤。假設低利率及利潤要求不變,影響樓價的關鍵因素便是地價和建築成本。

  而香港的建築成本之高,卻偏偏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去年底國際建築顧問公司Arcadis的研究指香港建築成本是亞洲之冠,比重視防震的日本還高,在全球更排行第三,僅次於倫敦、紐約。但明明環球通縮,中國的銅、鐵、水泥價格更下跌四、五成,本地建築費本應向下,為何逆全球大趨勢而上升?席間行內的專家指工資只佔建築費約三分一,因此薪金上升並非建築費暴漲的唯一因素,反而緩慢的官僚審批程序(red tape)複雜所帶來的工作效率低下(inefficiency)才是元兇。

地價下調難抵建築成本增

     所以若審批延誤仍不受控制地加劇,建築成本也會不斷抽升;那麼即使政府讓地價下調至零「賤賣」土地,(正如有發展商指地價已跌至每呎2,000多元,比杭州最新地價還低,亦令政府「支持高地價政策」的指控不攻自破),建屋成本以至樓價也難以下跌。可惜,今天公共政策討論動輒把議題政治化,卻忽略了問題的核心和真義﹕例如近日新界收地問題,因為當中牽涉發展商,社會的討論便轉移到「地產霸權」之上,而忽略了明明有私人土地被佔用多年;以至東北新市鎮發展可帶來數以萬計的公、私營住宅單位。

  同樣地,官僚審批程序的效率問題遠不及「官商勾結」、等容易上口的口號煽情,社會並不會太熱烈討論;但它卻確實是急劇地打擊本港競爭力的大問題,亦已為社會經濟造成「全輸」局面:⑴樓價高企,年輕人嘆「上車」無望;⑵審批程序同時影響公私營房屋供應,公屋落成慢了,基層上樓無期;⑶商業硬件落成慢了,推高租金,外商卻步,青年「有才無工做」,自然上流力欠奉;及⑷政府地價收入縮水,遏抑了扶貧助弱的資源。樓價不理經濟死活上升,但政府收入卻減少的形勢已成定局。

城規制度的繁文縟節過多

  土地發展的審批程序緩慢,箇中原因離不開城市規劃制度的繁文縟節過多、審批的官員態度僵化,欠缺靈活彈性;以及部分法規追不上時代變遷與社會需要等。舉個例,審批部門如屋宇署及地政總署在審批圖則時,都有服務承諾甚至法定時限,要在限期前完成審批。本來這應是「上限」,實際情況卻變成審批往往都只趕在限期前完成—但明明不同發展項目規模不一,沒理由一個3座大廈的屋苑,和一個只建3間房屋的發展,審批的時間居然會一樣。背後似乎反映主審官員只按本子辦事,沒有靈活地因時制宜,加快審批。

  又例如,本港有大量「綜合發展區」(CDA),這些地皮上的任何發展都需要提交「總綱發展藍圖」供城規會審批。而有關審批卻沒有清晰客觀的準則,而且任何微細更改,都必須重新遞交新申請,費時失事。正如去年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指出,本港仍有待批核的CDA土地達200公頃,凍結近10萬個住宅單位供應,無助紓緩極其嚴峻的房屋短缺。而本年初,港大的另一研究亦有類似結論。

  又例如,現時的法例基於消防安全,規定安老院的高度限制為24米;然而醫院卻沒有類似的限制,可以建成20至40多層的高樓—雖然兩者同樣都住著行動不便的人士(長者及病人)。面對迫在眉睫的人口老化,社會對安老院宿位需求與日俱增,是否應因時制宜,放寬相關的限制,務求地盡其用﹖

  若和區內其他城市比較,中山將以80億元興建面積80公頃,相等於2.5個香港海洋公園的航天樂園;類近的造價,在香港連一間瑪麗醫院的重建也造不到(逾90億元)。再者,香港迪士尼的第二期發展計劃卻遲遲未落實,令旅遊業飽受挑戰,包括橫琴長隆、上海迪士尼樂園、未來的北京環球片場等。

基建超支 錯失發展良機

  繁複的規劃及審批程序不單白白令香港錯失發展良機,更令基建超支,令政客把「基建大白象」口號掛在口邊,挑起社會矛盾。但事實是,交通基建是投資而非開支,為香港帶來客源和商機。今天的投資,是為了建立未來60年稅源的基礎,換言之也支持了未來數十年的社會福利。

  香港今天其實早已強敵環伺,對我們的商機虎視眈眈:我們已因沒有創科政策配合,把明明起源於香港的無人機公司大疆白白送給深圳;而明明會展場地極為不足,年年「趕客」時,亞博館第二期的發展卻又耽誤多時,勢把會展旅遊業的機遇送給橫琴;商場、酒店供應不足,旅遊業勢敗於澳門;就連金融業機遇也隨時輸給前海、上海!

  過去170多年,香港的發展機遇吸引無數人才「尋找他鄉的故事」,如邵逸夫、李嘉誠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了年輕人上流,基層家庭上樓,香港必須急起直追,加快發展,包括優化各項官僚程序,否則我城的肥水就會流到別人田,更因審批效率愈來愈差而糟蹋了年輕一代的上流力及上樓力,香港便會由「尋找他鄉的故事」的目的地變成起點;因為讀書最多的8、90後將被迫離鄉別井,令香港變成老人村,令我們欠缺資源支援老弱傷殘而陷入長期衰落,恨錯難返。

 

轉載自: 晴報


9. 向飯民說不 2016-06-02 20:19:32
全世界的公务员都系一样。鉛水问题之后,公务员不但不需要负责,而且政府会加多几个局长,几个部门来负责监管。所以政府部门无得输。

前一排的老人院问题,政府又话加几个部分来管理。
10. 掹車邊80後 2016-06-02 20:46:17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issue=20160602&guid=55167861&category_guid=10890993&category=instant

Wah 係真就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