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無分低水高水,要訣是無人買時你去買,炒樓最緊要輸得起,你有錢唔代表你夠膽!」由基層炒樓起家的鬍鬚余,以行動話你知,原來炒樓要有實力,還要心口有個「勇」字。撰文﹕陳天賜、陸振球 攝影﹕張智超
由洪水橋、屯門、元朗、西貢以至上水、粉嶺等區,均見鬍鬚余的炒樓蹤。近期他又有代表作,繼早前將持有3個月的上水新都廣場低層單位,以呎價4014元轉售,帳面大賺三成後,再將上水居屋彩蒲苑B座高層1室,面積484方呎,以128萬元售出,較2個月前的買入價83.8萬元高逾五成,短短2個月帳面獲利44.2萬元,呎價更高達2645元,成為區內二手新指標。
彩蒲苑2個月賺逾五成
「好多人話新界樓唔得,追唔到市區樓,但其實新界區好多小社區,只要你早幾個月一堆一堆趁平掃起,家隨大市起飛,升值潛力一流。」
近期積極於上水炒樓的鬍鬚余,早於數月前看準內地推出「一證多簽」自由行,已於區內新都廣場、彩蒲苑等被視為低水的屋苑掃入多個單位,加上自己公司一手一腳為客人將單位全新裝修,並設售後服務,令單位可以高於市價售出。「炒樓就係增值加升值,幫佢裝修好層樓,就可以更好價錢賣出。」
在訪問中一再強調自己來自草根基層的鬍鬚余,於過去十年的炒樓經驗中有他自己一套的炒樓哲學,其中自然不少得一個「勇」字。「我98至99年入行炒樓,當時我仲油漆工人,睇見當時香港引入不少外勞同我爭飯碗,自己諗點可以賺多錢。自己亦懂裝修,又識得一班裝修朋友,倒不如走去炒樓博一博。」
鬍鬚余最初以炒賣銀主盤起家。「初初入行炒樓,膽粗粗去拍賣場執平貨,都無好似家人咁起晒物業底,最緊要買得平,感覺就好似住火盆行鋼線一樣!」
低層單位反而最賺錢
市場一直覺得,低層或景觀較差的單位缺乏升值潛力,轉售能力亦低,不過鬍鬚余卻有自己一套看法。「天橋底都有人住,我話你知,低層、一樓最賺錢。」他稱,由於該類單位一般叫價較低,只要大市上升,買家因資金有限下,亦會願意購入該類單位,炒家亦可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