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5053    回應:2

樺加沙令香港人認識自己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樺加沙襲港,全世界都關注香港點樣應對,好彩大步檻過,雖然有超過百人受傷,但沒有人死亡,老實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樺加沙吹襲台灣花蓮,做成18人死亡,6人失聯,雖然大部份死者是由最近形成的堰塞湖溢流而做成,點解花蓮當局沒有作出警告,甚至疏散受影響的居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香港,香港政府一定會受到嚴厲指責。

  有人唔明白,1962年溫黛襲港,做成183人死亡,而溫黛中心風力是不及樺加沙,點解溫黛做成咁多人死亡而樺加沙則是零,我認為除了溫黛是正面吹襲,樺加沙則是120公里外掠過之外,最主要是當年香港天文台沒有警告市民,當溫黛風眼經過香港,天氣放晴,市民上街返工,風眼過後,天氣突然轉壞,殺市民一個措手不及,才會有咁多人死亡,不過,亦不能怪天文台,當時沒有咁多儀器,又沒有衞星,市民又趕住返工,天氣放晴,天文台又點敢叫市民留在家𥚃,只可以說是悲劇。

  以往每逢打風,餸菜價格一定會被搶高,今次亦不例外,但大多數檔主並沒有乘機大幅加價,只是加多少,只有個別菜檔將價錢提高,菜芯賣到50元一斤,但冇人幫襯,由此可見,市民並不接受檔主瘋狂加價,從視頻所見,不少受樺加沙影響地方,市民搶購幾近瘋狂,街市就唔在講,超市亦被搶購一空,貨架空空如也,那些地方的人覺得很奇怪,點解香港人咁老定,打風都唔搶食物,而事實上香港人知道,香港並不會缺乏食物與日用品,點解要搶購,由此可見,香港人的質素比其他地方為高,不宜妄自菲薄。

  香港消費放緩,不少人歸咎市民北上消費,而北上消費的主要原因是性價比,同樣食物與服務,在內地用一半價錢就可以,但自從西貝事件發生,原來內地有不少連鎖餐廳都是用預制菜,除了西貝的生意急劇下降之外,其他連鎖餐廳亦受到牽連,以後可能唔敢用預制菜,不少香港人這時才察覺到,原來以前山長水遠北上消費,竟然是食預制菜,既然如此,不如在超市買幾盒預制菜,性價比比北上消費更高。

  今次樺加沙襲港,不少人認為預制菜一定會被搶購一空,其實大錯特錯,不少超市的食物的確被搶購,連即食麵也不例外,唯獨是預制菜冇人吼,由此可見,香港人是不接受預制菜,如果北上是食預制菜,相信日後北上消費的香港人會大幅減少,這算是一個意外收穫,今次樺加沙襲港,令到不少香港人知道一個大城市市民的格局,甚至認識自己。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引刀一快 2025-10-06 01:01:00
返大陸如果唔想食到預製菜,最保險就係揾現場有新鮮材料擺喺度俾你睇嘅地方,有啲嘢係一定冇得預製,比如蒸河鮮海鮮,順德魚生、橫縣魚生,紅骨白切雞。
2. 長期讀者 2025-10-06 09:20:21
當年溫黛的死亡人數咁多,主要是沙田近吐露港一帶遇上極端風暴潮 (5M),好多住岸邊的人被淹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