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以及DSE放榜,產生不少狀元,而多數狀元都選擇讀醫,另一個多數就是富二代,
我有不少老友的子女都考得好成績,當中不乏狀元榜眼,老友都希望子女可以讀醫,商場是太險惡,唔適合狀元生存。
蘇東坡話,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在香港,尖子並不希望做官,尤其是那些富二代尖子,根本睇唔起做官的人,但如果讀科硏,香港的大學又冇咁多資源,老豆又唔想他們讀商科,而事實上在香港讀商科只是二流學生,在誤打誤撞之下,富二代尖子不少讀醫,富二代讀醫有一個好處,他們不會為錢而放棄自己理念,慢慢培養成為一個有醫德的醫生,這就是香港與國內醫生的分別,什麼是醫德,就要大家慢慢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