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我見到樓市差不多見底,於是叫一個老友合股買一個物業,老友拒絕,他認為樓市仲有得跌,經過長時間討論,最後不歡而散,臨走前叫我好自為之,我當然唔開心,認為老友語氣大重,佢唔買都唔使講好自為之,最後唯有自己買。
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其實大家都知道結果是怎樣的,最後外長用到好自為之,咁就大件事,一般人認為雙方不歡而散,所以在翻譯方面是偏向王毅指責魯比奧,台灣方面就話behave yourself ,路透社譯conduct yourself ,仲有七、八種譯法,但始終講不出王毅味道,究竟好自為之應該點譯。
講返2003年,老友與我不歡而散之後,幾日之後再搵我,解釋好自為之的意思,主要是他對樓市見解與我有所不同,他認為如果我睇好樓市可以買樓,是好字爲之,不是好自為之,一個同音字之差,差些少令到兩老友反目成仇,我知道老友是兜底,不過都算兜得好。
外長一句好自為之,令到不少人誤會是不歡而散,我認為未到如此壞的地步,兩人各為其主,大家對世界大勢睇法有所不同是正常的,外長好自為之的意思是如果魯比奧認為對就去做,例如退出世界衞生組織等,不過要對自己的所做的事負責,應該是好字為之,我不是亂作,官媒的英文稿亦將好自為之翻譯成act accordingly ,有點伏爾泰味道,外長並沒有強行話魯比爾不對,但希望他做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