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中生讀諸葛亮「出師表」時,唔使問都知道「出師表」是孔明第一次北伐時所寫,我第一次讀出師表時正如最後一句,不知所云,真係要讀多幾次才明白,不過讀多幾次之後,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唔明白孔明在兵力資源不斷減少之下,仍然要堅持北伐,仲要六出祁山咁多,不但我不明白,連蜀漢後主劉禪都不明白,佢問諸葛亮,在四川生活得幾好,點解仲要北伐,明之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亂答一通,又話先帝(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又話不能偏安於蜀都,總之就係要打,叫劉禪唔好咁多聲氣。
有人話諸葛亮有鍥而不捨精神,但我個人認為,諸葛亮最大失敗就是六出祁山,耗盡蜀漢國力,當司馬懿反攻,諸葛亮要擺下空城計,連守都冇得守,最後蜀漢滅亡,我認為諸葛亮有一定責任。
很多人想也不想不到,在香港政府招標賣地因入標價太低,五度流標之後,不足兩個星期又再招標,既然政府漠視市場反應,市場亦不理會政府,來一個零入標,狠狠打政府的面,去的這個地埗,不少人認為政府是自取其辱,最多三次流標,政府就要改變賣地政策,更何況政府一面出招,唔准人買樓,另一方面就叫地產商買地,老實說,地產商使唔使咁下氣,又未必一定賺錢,最後零入標,只是一次無聲抗議。
行內人知道,招標賣地對政府不利,因為一定攞唔到最高價,但對買家又未必公平,因為招標合約就是一份買賣合約,簽了之後就不能夠撤回,但由於政府招標賣地成績一向唔錯,所以繼續招標亦可以理解,但現在既然有六次流標,政府可以考慮以有底價形式拍賣土地,唔到價根本不會推出拍賣,就不會出現收回咁尷尬,不過,我講都多餘,官員愚公移山,不斷推出土地,總有一日會招標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