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13533    回應:9

有錢老人家壟斷樓房資源

方卓如

樓市熾熱,唔單止本地傳媒關注,連外國傳媒亦有報道。《金融時報》有篇文章,容許我引述一點精華。

文章指出,年輕人身無長物,買樓談何容易。樓價有幾貴?以一個未夠30歲嘅年輕人,中等收入,樓價隨時高達佢哋年薪40倍,即係不吃不喝40年先買到樓。文章舉出實際例子,以一個25歲年輕人,睇中一個未夠300萬元嘅開放式單位,年薪30萬元,假設你可以借到年薪4.5倍,每月可以儲到兩成人工,這位咁有遠見嘅年輕人,唔去日本旅行為求買樓,要幾耐先儲夠首期?答案係超過41年。如果這位年輕人是女士,仲要用多9年。

社會流動委員會主席話,自置居所,對只靠人工欠缺父幹嘅年輕人來說是遙不可及。咪住,你覺得有啲唔對路。40倍、300萬元、社會流動委員會,唔似係你平時睇報紙見慣嘅內容。無錯,《金融時報》唔係講緊香港,係倫敦。倫敦嘅年輕人置業困難更甚於香港。文章分析嘅現象,年輕人要靠父母幫手畀首期;市中心買唔起要買遠啲;租金愈來愈貴,寧願死慳死抵儲錢買樓,好過俾人鍊住條頸狂加租,通通都係熟口熟面,同香港一模一樣。樓市愈推愈貴,同薪金脫節,最後結果,正如《金》呢篇文章最後一句,樓房資產全部俾有錢老人家壟斷晒。

法國年輕人冇樓都有高潮

香港樓市瘋狂,係因為呎價個個星期破頂,愈細嘅樓升得愈急,沙頭角都要賣1000萬,種種現象都令人覺得不合理。但係年輕人負擔唔到樓價,難以獨力買樓,父母要為子女出首期,卻是全球大城市嘅普遍現象。全球最有錢嘅8個人擁有地球最窮一半人口加起來的財富,8個人嘅錢夠養36億人;貧富懸殊,而財富係集中在十幾個主要城市。地球上保值嘅有限資源而又容易變現嘅,就係土地。戰後大家一窮二白,靠勞力同腦筋搵食,起跑線大家差唔多,共同參與用薪水買資產嘅遊戲。當戰後嬰兒嘅下一代都已經擁有自己嘅資產,社會資源就開始由資產階級進一步壟斷。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由此而來。香港唔係獨有例子,唔好睇得自己咁大,全世界嘅年輕人都係艱苦生活。唔好忘記,法國年輕人失業率超過20%,佢哋連不吃不喝儲首期嘅機會都冇;只不過人哋連捱窮都捱得開心過人,佢哋冇樓都有高潮,身邊全部都係金髮美女,空氣無論吹南風北風都唔會有霧霾。

唔使羨慕人,佢哋嘅國家都係社會撕裂,示威一樣俾人掟催淚彈,當選嘅政府都係自己唔喜歡嘅。年輕人,你嘅苦況,係世界通病,除非世界大戰推倒重來,否則冇政府可以幫你解困。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現實生活 2017-05-04 19:23:40
好有意思,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不要怨天尤人,做人不肯付出代價,是不會有收穫!
2. 誤導 2017-05-04 19:40:45
點解年輕人每只儲二成人工?

3.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說不 2017-05-04 20:55:56

十年过去了,“房奴”终于成了一个骄傲的阶层?

2017-04-14 新浪财经

在一个房价远超年轻人支付能力的时代,年轻人“啃老”、靠父母买房实在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更应该思考的是,是什么让年轻人买不起房并让他们陷入无穷焦虑?

  

英国汇丰银行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高达70%,居全球首位,而在无房者中,91%今后5年内有购房计划。调查还发现,年轻人的买房驱动力更多来自父母,购房首付也大多来自父母和长辈的支持。

  

西方所谓“千禧一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80后和90后。也就是说,根据这份调查,每10个80后、90后中,就有7个人有房。而且,即便剩下的3个人暂时没房,在未来也几乎注定是要买房的。这项调查准确性如何,我们不太好下判断。但从身边经验来看,买房确实是年轻人普遍意义上的刚需,买房成了年轻人步入社会后的第一要务。

  

同样诉诸经验,绝大多数年轻人买房资金来自父母的结论,大概也是没有问题的。小县城暂且不说,在省会城市尤其是京沪深这样的超大城市,如果一个年轻人在毕业3到5年之内靠自己的能力买上房,他一定会是别人眼中的励志模范。没有过人能力与超拔毅力,恐怕做不到这一点。绝大多数有房的年轻人,都是靠父辈帮衬,这也是没人能否认的现实。

  

自力更生当然让人敬畏,但靠父母支持买房,就不光彩了吗?未必。购房置业是一种财富积累手段,只要来自父辈的支持是合法的,年轻人就不该受到过多的道义指责。只是相比之下,靠自己买房比靠父母买房,住进去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所房子体现的个人价值不同。但与强烈的住房需求相比,个人价值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很多人而言,房子才是衡量他们幸福感的根本标准。

  


房子成了区分一个人生活质量好坏、阶层高低的关键参考物。有了房子,你才能活得更从容,可以更好地规划下一步的人生,而没有房子,总感觉“生活在他乡”,难有归属感。所以,在一个房价远超年轻人支付能力的时代,年轻人“啃老”、靠父母买房实在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更应该思考的是,是什么让年轻人买不起房并让他们陷入无穷焦虑?

  

年轻人的焦躁多于淡定,紧张超过从容,其中一个重要的压力来源就是房子。你可以说他们应该向西方人学习租房的生活方式,不必钻买房的牛角尖,但在一个“有恒产者有恒心”观念濡染千年的国度,在一个房子与婚姻深度捆绑而且房价飞涨的时代,让他们转换观念、抛下精神包袱,实在有些一厢情愿。


当买房成为人生的首要目标,以任何合法手段实现这一目标,都是值得同情与理解的。以前当“房奴”可能还让一些人觉得不好意思,但现在及时当上房奴意味着“上车”成功, 它甚至已经可以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身份。正如有人所说的,10年过去了,“房奴”终于成了一个骄傲的阶层。


面对现实,谁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这个观念呢?实际上,时代在变化,在大众认知中,“啃老”早已完成去道德化的过程。本质上,“啃老”不过是家庭这个小共同体内代际之间的相互扶助而已,是一种合理的家庭财富分配手段。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可是,如果一代人连自己内心的苦闷都不能表达,又有谁会为他们鼓与呼呢?或许也只有父母了,他们倾一生所有为孩子的后半生兜底。

  

父母无法为年轻人提供支持怎么办?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阶层流动确实很难,但互联网时代也提供了大量的造富机会,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阶层固化,能够让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而不论身份。如果年轻人能抓住机会,短时间内实现买房目标,也并非绝难的事。所以,面对这个时代,年轻人如果有财力充足的父母可以依恃,对减轻未来生活压力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没有,好好训练自己,抓住机会,同样有翻身机会。


4. Kenneth K 2017-05-05 00:20:24
終於有人肯講出事實。

但事實,又有多少人肯面對肯接受?

倒不如繼續沉迷於自嘆自憐中,尋求同路人圍爐取暖好過!
5. 老白 2017-05-05 10:26:06
美国08年金融海啸后好多猛猛紧嘅中产业主都失去了他們的房子,後來政府出台的政策使貸款變得唔容易佢地就更難借錢再買番樓,而一眾撘水嘅投資者就係低位時博命買入,房產資源再進入有錢的人的手裡,下面的只好變做租客。由於貨源歸邊到強者手裡,房價大漲后也不容易下跌,下面的只好繼續做losser乖乖打份牛工幫業主供樓,并追逐越來越高的租金。

央行的QE讓 富人向窮人名正言順掠奪,已經系全球性的現象,財富向富人高度集中,窮人和不會投資的中產只能被奴役。這些我很清楚因為我身邊就有不少這種winners和lossers。為自保請大家學會怎麼做個winner,學不會的應該學學怎麼發動革命去推翻這個不合理的金融制度。
6. 引刀一快 2017-05-05 10:39:43
香港人活動範圍會越來越大,呢種壟斷會得到緩解。
7. 十郎 2017-05-05 11:13:50


      嗱,呢d就真係發窮惡喇。

      美國同香港都有福利制度,在香港真係要夠窮,唔湯唔水就做鬼都唔靈!在youtube上見到美國有好多青年乞兒,年紀大嘅流浪漢更多,唔信可以搵來睇,或者我可以提供來源。

8. 亮劍 2017-05-05 11:40:31
小弟認為呢個係「大富翁理論」……

有辦法的人除了每次過终点有$分外,他們可藉著收買路錢敲腳骨,你打工仔淨係收份人工,一定蛇都死,而在大富翁的遊戲中,如果你已持有大量物業,只要你預留足夠備用金錢去交税費, 便可以穩立不敗之地,加上美國在金融海嘯後注入大量流動資金,而這些平錢又只限向「有辦法」的人「定向」提供,便形成世界各主要城市樓價呢一波升浪。
9. pandacow 2017-05-07 10:45:14
講得幾好, 十分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