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雖然自2005年開始買樓收租生涯,但最初規模不過是老散業餘性質,所有東西由低做起,睇樓、買樓、按揭、裝修、放租、揀租客、訂租約,到租後服務、維修、追欠租、和租客議論什麼應該維修什麼不用維修、「馴服」租客等,基本上一條龍都有經驗。由最初個體戶做起,到現時有同事協助舖位、工廈、住宅、車位等收租,也只能說是微企級數,跟湯文亮博士等航空母艦比當然有天淵之別。
不過,就是由低做起,事事親力親為,而且不過是12年間的事,投資物業收租的繁瑣和苦樂可謂記憶猶新,近期熱話是香港樓市自海航爆買啟德地皮開始,樓價又出現井噴現象,過去兩周,已經不下三四個朋友詢問要不要買樓,老實說,對於我這個比業餘收租佬稍有經驗的物業投資者,加上活躍於金股匯、衍生工具、對冲基金等其他金融工具,就算再加一個經濟學碩士學位,朋友們的問題,也實在不容易回答。
第一,朋友的問題根本就是在問,究竟樓市是升還是跌?如果升,他就會現在入市上車;跌,他就會等一下。
96年叫別買樓分析員 未到冧市給駡死
問題是,樓市是一個非常長時期的投資,而且買入之後,特別有SSD(買家印花稅)的情况下,很長時間都賣不出,不同於股票見勢色不對,按一個鈕,便可以迅速變現。例如,如果有人在1996年中問應不應該買樓,若分析員回答不要買,因為金融風暴快要發生,我看未到7月1日回歸,那名分析員已經被人罵得狗血淋頭,甚至會給師奶罵「樓市專家食糞啦」。雖然歷史告訴我們,食糞的應該是1996年買了嘉湖山莊的一些投資者,但事件證明,分析員無論對錯,都有很大機會被罵食糞(因為沒可能那麼準確說出樓市會於1997年10月見頂),何苦呢?
投資高手 常可覓得筍盤
第二,不知閣下的背景、財力,怎麼給意見呢?有人在2003年買樓,也可以因2008年時失業,供樓成問題,被逼賣出物業,然後看着樓價自2008年後不斷上漲,最終再上不了車,現在還是無殼蝸牛。有人2012年中原指數超越100才入市,不過因為是專業人士,工資穩步上揚,現在屋愈換愈大,還有一間物業收租。另外,我見到一些資深投資者,他們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筍盤,因為跟經紀建立了深厚合作關係,許多時都可以買入低市價兩三成,例如遺產、業主急於周轉的筍盤。他們更有能力改建為物業增值,這些高手,可能一邊說樓市不好,自己卻一邊入貨,別以為他口不對心,只不過他的境界,普通人難以明白而已。
純投資角度﹕現在新盤不吸引
最後,許多人純粹以投資角度來買樓,但其決定根本是超出金錢考量,如果是買樓「上車」,更是家庭問題。有人可能因為家人有病,不便搬屋,那麼他就要考慮,就算是樓價貴一點(有溢價),也是不是要買一層出入方面的樓。當然,溢價合不合理,自己能否負擔,亦是很重要的考慮,負擔不了,會造成更大的家庭問題。如果自己都答不了,專家又怎答你?
專家唯一可以答你的,是只可能從純投資角度出發。而對王弼來說,如果純粹投資,目前的住宅,特別是新盤,並不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