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547    回應:0

一注獨贏買谷歌長揸

王弼

獅子山學會前主席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fb.com/buytillsuspension

  過去一星期,標普500指數繼續創出歷史新高,特朗普政府和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成功單向日本輸美貨品收徵15%的關稅,令市場期待美國也將與歐盟達成類似協議。市場最害怕關稅的原因,是怕國與國之間出現報復性關稅,但到目前為止,由於多國在軍事上對美國的依賴,在關稅的問題上只要美國不開出高於25%稅率,大多國家都會收貨而不作出報復,特別如日本般由最初的25%減至15%,更加會爽快地簽下協議。若歐、英、日、韓等國都跟美國簽下貿易協議而不作報復,其他小國便更沒有議價能力,可以說,自年初開始困擾著金融市場的「關稅之亂」已然落幕,新政策會為美國庫房每年帶來額外約6千至8千億美元的收入,大大縮少美國政府目前每年約1.2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若年底聯儲局減息,很大機會降低美國庫長短債息率,進一步推低利息支出,因此,白左傳媒不斷利用美國財赤失控攻擊特朗普,而實際上關稅沒有令通脹大幅上升,而政府開支是正在改善而非惡化,兩項因素都促使美債價格有機會在下半年作出強勁反彈。

  個股方面,本欄最看好的Alphabet(GOOG)於上周三公佈業績,可謂無懈可擊。當然,有讀者可能會作出挑戰,若真的無懈可擊,為何股價只是微升而沒有裂口高開?正如股神巴菲特和拍檔芒格的名言,股票的美妙之處在於時不時在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價格下賣出(Sell at silly prices from time to time),GOOG股價如是,特斯拉(TSLA)的股價亦如是,只是市場衡量兩者的標準,可謂天淵之別。如果以學校成績作比喻,分析員檢驗GOOG的成績表就像亞洲虎媽,跟學霸孩子說:「你只是拿99分,哪一分哪裡去了?」根據業績,GOOG上季的雲端業務按年增長32%,遠超市場預期的26%,付費服務的增長是12%,比上季的10%有所加快,而令市場最關注的搜尋器相關收入,並沒有如市場憂慮因ChatGPT的挑戰而萎縮,反而加快增長至10%,優於上季度的8%。為何在ChatGPT的強大挑戰下,許多人改用LLM尋找資料,GOOG的傳統搜尋器收入仍可加快增長?第一,雖然若干人棄谷歌搜尋改用ChatGPT,但他們問ChatGPT的問題,究竟能否為ChatGPT帶來廣告收入?他們若問ChatGPT泰柬邊境衝突的最新狀況,或用以撰寫投訴信、抄功課等,這類搜尋無論在OpenAI或GOOG而言,可以說是毫無商業價值,甚至會帶來沈重的電費開支,這類搜尋失去了也絕不可惜。第二,就算GOOG在搜尋量的市佔率下跌(目前仍佔約9成,未有證據顯示持續下降),總搜尋量卻因手機、電腦和網絡持續增長的覆蓋率上升而無損收入。第三,GOOG以新設的AI Overview對抗ChatGPT的挑戰,也獲得用家好評。總之,以上季度的業績而言,ChatGPT對GOOG的威脅並未如想像中嚴峻,甚至GOOG表現出再度發力拉開了對手的姿態。

  至於另一項令市場「詬病」的,是資本開支增加了100億美元,但銅板的另一面,是投資未來,正如亞馬遜(AMZN)十年前所做的事。GOOG在資本回報的往績是21%,把這些錢投資未來比回購股票會帶來更高回報,所以不應被視作負面的事。但正如本欄早前評論的TSLA,上周公佈業績非常醜樣,收入全面下跌,但因為沒有比預期差,所以股價跌幅非常少,更在周五有能力局部反彈,投資TSLA的人有能力把喪事看成是喜事,GOOG則被虎媽質問「哪一分去了哪兒?」,導致績後股價有如此落差,不過,這亦是見怪不怪的事,正如股神說股票會Sell at silly prices。既然GOOG這一間無人可以脫離其業務的偉大企業(great company),竟然仍sell at如此的合理價(fair price),王弼唯有以行動回應,一注獨贏買Alphabet長揸!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