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不斷的鼓勵與灣區融合,不少港人見區內物價與樓價有巨大差距,因此自去年初中港重新開關後,港人北上除吃喝玩樂外,也有不少買樓客看灣區內物業質優價低,於是又重新部署在區內投資或買樓自住。
筆者認識一位投資者及一位用家,就在這種背景下,同時於去年中,分別於東莞及珠海,購入物業作投資及自住用途。
購入東莞物業的投資者,以二千萬元於市內購入一幢高檔別墅,一年多過後,今日樓價下跌幅度達五成,樓價損失金額達一千萬。
購入珠海物業的用家,斥資三百萬於前山區購入一個單位作度假自用,但時至今日,跌幅達三成,物業市值損失約一百萬。
上述投資者及用家,並不看好香港物業,才轉戰國內物業市場,但其結果比買入香港物業輸得更慘。
筆者早前已撰文表示,國內物業宜租不宜買。事關國内物業供應已多至可用泛濫來形容,未來多年内,也看不出有升值的機會。
此外,國內現行的外滙管制嚴格,賣樓回籠的資金,要經正常途徑滙回香港,手續十分繁複,這對極需要資金調動的業主而言,會造成極大的不便。
2025年將至,中港物業市場基本是同一命運共同體,彼此同樣受到類似不利因素所制約。貿易戰,經濟放緩,供應過剩,購買力大降等不利因素仍在發酵。
現在最看好樓市的評論,大概也只估計明年港樓價會上升5%,單計此升幅也未能補償買樓的成本,而國內情況大概只會更差。因此港人可繼續回灣區消費,買樓的事,還是把機會留給那些不計較樓價將大幅波動的投資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