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4871    回應:0

多倫多住宅市場近况

鍾維傑
卓凌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10年8月31日
根據網上資料,今年七月之平均價已升至四十三萬加元 [下同],比去年之三十九萬餘升了近百分之十,真想不倒會與美國背道而馳。交易宗數也不弱,至七月有五萬多宗,只比二○○七少了些,當中又以三十萬至四十萬元的單位最普遍。

然而,市場也不是只有一面倒向好之言論,因有人認為一般家庭之資產主要是其住房和退休金,沒有太多cash可應急,加上「嬰兒潮」人士開始退休,不少要變現其住房方可過日,包括由大屋搬到細屋,樓市前景未能樂觀。這亦反映在住宅「屋型」上,近十多年港人最熟悉之多層住宅大廈單位交易率增至百分之十一。

要考慮市況之「危險」程度,除價格走勢等外,可查看業主需用多少百分比之家庭收入來住房會有參考效用,細節如下(圖1):


一般來說,若要用多於三分一收入,就會有些憂慮。據此,如數上35%或以上者,則業主群之中約有百分之十七是令人擔心的。這百分比不細,每六個業主便有一個(可能)「危危地」,現息口之低 (雖不及香港低但仍算低) 不無幫助「隱危」。

轉一轉話題談整體物業市場之維修情況,有以下數字(圖2):


主要觀察如下:

一) 最大組群是由二次大戰後至八十年代,即三十至六十年齡。香港不同,最大組群是三十多年樓齡或更少。

二) 近三十年漸減但近十年有增加跡象。

三) 樓越新越有定期維修和管理,這和香港相約。

四) 樓越舊越需大小維修工程,也合情合理。

上述有甚麽啓示?簡單說就是新樓少維修麻煩,舊樓剛相反,這沒有甚麽奇異。然而,當想到近年連一些獨立屋型單位 (detached houses) 都有condominiums 形式時,或多或少反映一些買家不但注重維修管理,更懶於自己剷草!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專案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仲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 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