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4742    回應:23

樓市已U型見底 正等待一個訊號

蔡志忠

亞洲地產創辦人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及常務顧問
香港東區工商業聯會首席會長

  筆者上周受邀出席金融樓市論壇,與老友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先生一起接受訪問,探討香港樓市前景,互相交流各自的心得和看法。過去幾年,各類樓價(包括住宅、工商舖)下跌了3至5成不等,與我的預測基本上相同。直到去年底筆者轉趨樂觀,認為樓價大致上已跌至谷底,再大跌的空間有限,目前的市況是處於U型狀態,而這個U型的底部有多長,似乎各項因素而定。筆者並非「唱高散貨」,而是已身體力行,入市購買港島甲級商廈作投資,原因是這個範籌的價格跌得慘烈,出現超跌情況,因此勇於作出投資,也算是對香港投下信心的一票。

 

不必惡意攻擊   輸贏一年後定論

 

  筆者已經很久沒有接受傳媒公開訪問,坦白說,作為地產界人士,無論評論樓市升或跌,言論總是會讓網上的樓主(KOL)和網友抨擊。大家都知道,過去幾年國內外地緣政治環境複雜,經濟受到各方面影響不景氣,樓市自然也出現明顯下滑。前幾年筆者評論樓價持續下跌,預期住宅價格將跌2至3成,然而網友仍然覺得不滿意,網上出現的是一面倒瘋狂唱跌的聲音,這些網路上的樓主或網友們,幾乎全部高唱樓價下跌5至7成不等,為什麼都要「語不驚人誓不休」?或者他們有一些人是想搏取網上流量,另一些人是離開香港清空了物業、又對現實不滿的人,對於他們的處境,筆者非常理解也寄予同情。只希望網友們發表評論文章時,要展現香港人應有的修養和風度。

 

  慶幸的是,香港仍然是言論自由的城市,大家都有對樓巿發表評論的權利。近期我轉趨看好,是有感樓市經過幾年的下跌,如今已經差不多到谷底,筆者強調投資要計算值博率,就是因為投資市場沒有必賺,上升幅度較大等於贏面較大,值博率也較高。此外,網路上正面的聲音太少,該是出來糾正錯誤言論的時候了,至於惹來不少網上樓主的惡意攻擊,我重申不會因為要遷就某些人而改變立場,我仍然會一如既往地撰寫文章,同時提供真實的市場資訊給讀者。如果認為我的U型反彈走勢評估不準確,而是再下跌2至3成預測才正確,我們大可一年後再確認,看看到時誰對誰錯?今天不必太早作出判斷。

 

甲級寫字樓看高一線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樓市已經在谷底打底?在剛過去的2024年,經濟環境甚差,然而內地主要城市的樓價基本上可以企穩,香港也只是錄得6.8%的温和跌幅。香港去年新樓巿場成交達16,861宗,比2023年增加50%,創出過去3年新高,證明市場需求很大,用家已在趁低吸納。由於地產商財政仍然困難,估計今年投地不會多,但還是會採取低價促銷策略,新樓成交會進一步增加,這個銷化新樓盤的過程,就是樓市打底的過程。大家想想,市場需求大,資金創新高,新樓貨尾供應有3.26萬伙,一旦今年再賣掉1.8萬伙左右,只剩下1萬多伙,地產商就有條件加價了。

 

  更重要的一點,大家別忽略國家的10萬億元人民幣國債的威力,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量化寬鬆」政策必將推高内地A股巿場,從而帶動港股(H股)向上。今年恆生指數的目標為25,000點,如果上半年達到23,000點並企穩,香港樓市將有可能上升5%。一切已經準備就緒,等待的是一個入市的訊號,而這個訊號就是一個簡單的理由,比如減息、股市上升,或信心重臨。香港各地人才薈萃、資金實力雄厚、企業重新進駐,今年將有大量優秀企業進來香港上市集資,如寧德時代、江蘇恆瑞醫藥等等,為金融市場帶來一片新景象。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能夠鞏固及提升,也將帶動整個香港核心區寫字樓的需求,而跌幅過多的港島甲級寫字樓,近期出現大量成交,投資者及用家正在靜靜地趁低收集,此範籌未來可以看高一線。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真相 2025-02-03 14:21:20
蔡老闆有實力,唔係個個有資金入市,投資者估計要等樓價升兩成後至夠膽再入市.
2. 正確 2025-02-03 14:23:18
買樓係時機,只係信心至緊要,香港錢唔係冇,係等信心到!
3. 正確 2025-02-03 14:27:13

我都係咁話,甲廈成交愈來愈多.有啟示:


  "更重要的一點,大家別忽略國家的10萬億元人民幣國債的威力,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量化寬鬆」政策必將推高内地A股巿場,從而帶動港股(H股)向上。今年恆生指數的目標為25,000點,如果上半年達到23,000點並企穩,香港樓市將有可能上升5%。一切已經準備就緒,等待的是一個入市的訊號,而這個訊號就是一個簡單的理由,比如減息、股市上升,或信心重臨。香港各地人才薈萃、資金實力雄厚、企業重新進駐,今年將有大量優秀企業進來香港上市集資,如寧德時代、江蘇恆瑞醫藥等等,為金融市場帶來一片新景象。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能夠鞏固及提升,也將帶動整個香港核心區寫字樓的需求,而跌幅過多的港島甲級寫字樓,近期出現大量成交,投資者及用家正在靜靜地趁低收集,此範籌未來可以看高一線。"


4. 跌完升 2025-02-03 15:34:27
樓市見底了,回升有時間表,股市上升就見到,上半年23000點,樓價必升.
蔡生有見地!
5. 會展抵買 2025-02-03 15:39:07
會展廣場以前做價55000/呎,現時23000/呎好吸引!海景無敵!

"美聯商業營業董事陳欽豐表示,該行獲委託代理出售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高層08-09室,建築面積約5650平方呎,意向售價約1.3億港元,意向呎價約2.3萬港元。"
7. 好奇怪 2025-02-04 00:15:57
張你有良計,我有過牆梯,侵侵有招,國家有橋,10萬億激活樓股,香港樓股一樣升.
9. Uuuu 2025-02-04 02:54:54
本港樓市低迷氣氛持續一段時間,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暫時仍在2016年9月底水平徘徊。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兼職講師葉秀亮過去多次就本港樓市發表評論文章,他接受《信報財經新聞》訪問時坦言,本港樓市泡沫早有爆破徵兆,但政府未有及時調控,導致目前樓市「超調」。他又指,縱使政府早於去年年初全面「撤辣」,並在年末的《施政報告》提出刺激樓市的措施,可是現在已「無招守險」,樓價或跌超過七成......
10. To5 2025-02-04 02:55:49
買黎做咩?升又升唔到,做寫字樓大把選擇,咪天真啦
11. 一句 2025-02-04 02:58:16
如果美國唔減息,呢4年邊個入市,就即係去燒錢一樣,仲有大灣區發展,地產佬搵左十幾年快錢已沒戲,未來炒樓炒鋪,負債最高
12. 自吹 2025-02-04 02:59:36
零售業寒冬未過,銷售表現連挫10個月。去年12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28億港元,較2023年同月下跌9.7%,亦較去年11月擴大2.4個百分點。去年全年的總銷貨價值則為3,768億港元,亦按年跌7.3%。港府表示,去年1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進一步下跌,部分反映更多市民在節日期間外遊的影響。但第4季合計的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6.7%,跌幅較上一季的9.6%收窄。

零售弱,買寫字樓做乜呀?
13. 樓唔會爆 2025-02-04 10:15:25
作者講嘅值愽率好貼市,買甲廈搏得過.
14. 雲在青天水在瓶 2025-02-04 12:22:44
君子和而不同
15. 碧堤 2025-02-04 14:17:49
字母U,L,V,W??
選用U型,代表直線下跌及底部横行不少時間?有嗎?及之後突然直線上升。
這次住宅價格升勢,是因為多年前政府規劃引致。
現時住宅供應數字清楚是3/4年內,有大概10萬公營房屋及10萬私營房屋。未計算大灣區容合,1小時生活圈。
19. 會展抵買 2025-02-04 19:32:11
TO:10樓
以前5.5萬一呎.現時跌至今2萬元一呎,可能值得搏一搏.
蔡生有一定嘅經驗,經濟今年好過去年,股票今日升572點.
20. 同意作者 2025-02-04 19:41:46
"不必惡意攻擊   輸贏一年後定論"
正面`回應!
21. 碧堤 2025-02-05 09:21:13
高人在「沒有不同意見前,不做任何決定」
22. Z 2025-02-05 10:22:11
前前特首強調未來潛在供應計算法,更正施生觀點。
之前貨尾和在建也應計算在內。
其實諗落去,二手業主想賣的樓,不知也算不算潛在供應呢?市建拆掉的老房子是不是負供應?
政府官員想說的訊息是,未來有海量供應任你慢慢揀。
但當今世事直情跳躍地變,也常會一地眼鏡碎。
平價買入,再跌冇咁傷,反而有時間等機會。
今天高频新世代,自我調節大反覆的時間比以往更短。

23. 過路一族 2025-02-05 11:46:56
樓上Z兄:

我同意施生多啲,如果以往貨尾都計未來供應,咁就不斷重疊,咁供應梗係多啦.

24. 過路一族 2025-02-05 11:52:06
香港財金官員不吃人間煙火,大陸都唔講房住不炒了,佢地係救市更緊要.
香港仲想推跌樓價,來益基層搏民望,唔怪得土地冇人買.

25. 路過 2025-02-05 12:20:12
奉陪到底。備戰武統,灣通超車,中國世一。
26. Z 2025-02-05 12:31:01
地產商不買地,會不會是唔知政府想點?

27. DeonLam 2025-02-05 14:03:54
基層要的是公屋,買樓反而是負累。
31. 屍斑 2025-02-05 15:37:51
香港1月PMI見4個月低 消費意願不足 企業看淡未來1年前景
https://channelchk.com/a/23622

標普全球1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為51.0,連續4個月高於50持平線,不過較上月51.1略低,1月PMI是去年10月以來最低,當月為50。報告指,PMI顯示整體營商環境略為好轉,然而同時指出,客戶的消費意願不足,公司對未來12個月前景維持看淡,不明朗因素對業務前景構成壓力,惟整體信心已從11月的13個月低位逐漸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