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17595    回應:1

共和國的煩惱

陳增濤

Délifrance 創辦人

  年輕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用調侃的語氣說,法國老百姓需要的是個皇帝。他登上總統寶座之後,反對派就嘗試給他戴上這個在民主政制國家中不太光彩的稱呼。其實,至少在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歷史中,他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法國人稱現今的政權為第五共和國。如果從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開始計算,一直到十九世紀末,第一共和國在大革命之後的第三年才成立,到了一七九四年的熱月政變,共和國已經是弱不禁風,到了一七九八年的霧月政變後實際名存實亡。其後一八零四年拿破崙登基是為第一帝國,換了一個朝代。從拿破崙軍隊橫掃歐洲到一八一五年滑鐵盧的戰敗,法國並沒有迎來再次的共和國。一八一五年的維也納會議卻把被推翻的波旁王朝重新東山復出。說也好笑,維也納協議是在滑鐵盧戰役之前一個星期就簽署的,可見當時政局之混亂。

  當老百姓把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雖然說第一共和國在顛沛流離中消失,但當路易十八世登基的時候其實一個嶄新面貌的社會正在醞釀,他的權利並非像他哥哥路易十六世一樣,是定於一尊、一錘定音。他只好遷就和議會分享權力,否則政令根本不出皇宮。他弟弟查理十世在一八二四年繼位,想廢除立憲的君主制而重新回到專制的君主制度。但世界在改變,食古不化的封建思想在醒覺後的人民中已經沒有市場,一八三零年的全歐洲的民族運動浪潮中查理十世只好逃之夭夭。其實,查理十世倒臺的更直接的原因是當時的經濟衰退。當老百姓豐衣足食,當社會的貧富差距不過份的懸殊的情況下,社會是穩定的。反而是政權自己的折騰,摧毀了政權自己的基石。

  波旁王朝倒臺後還不是重新迎來法國皇室另一支的奧爾良王朝的登上法國歷史上的舞臺?但資產階級及自由主義者對政權有更多的要求和祈望,國王路易菲利浦靠資產階級的支持登上王位,但在一八四六年的經濟蕭條中遜位。可笑的是沒有了國王的法國依然在尋找誰來當權做一把手,或更切貼誰能脫頴而出能夠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出任一八四八年成立的第二共和國總統?如果不是歷史歷歷在目,老百姓選了一個有拿破崙名字的政治冒險家做總統,也是他在一八五二年發動政變,埋葬了短命的第二共和國,開啟了第二帝國時代。

  如果沒有一八七零年的普法戰爭,可能法蘭西依然是帝國。中國自一九一一年成立民國至今,至少表面依然是共和,也算是異數。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包書膠 2018-07-28 10:02:45
又拋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