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借助法國總統大選後選民傾向投支持新當選總統的黨派的心情,他一手創立的剛成立的【行動】黨獲得國會的大多數議席,在上任的首五個月是馬不停蹄,尤其是在九月下旬用法令形式快速通過改革已經是陳舊不堪的勞工法律,嘗試為停滯不前的法國經濟從枷鎖中解放出來。
法國是個令人驚歎的國家。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把古老的王朝掃進了歷史,法國的啟蒙運動散播到歐洲大陸,現在是世界各地。其實暴力的法國大革命真有點是歷史的偶然,並非是十八世紀法國精英的沙龍清談所點燃的人類社會大變更。如果不是天災人禍,歷時千年固若金湯的法蘭西王朝怎會如此弱不禁風的迅速瓦解?法國大革命初期權力真空一遍混亂,拿破崙的帝國,波旁王朝的復辟,輪流登場真是令人眼光瞭亂。如果不是在一八七一年普法戰爭中拿破崙三世戰敗被俘,誰能保證說當今法國依然不是第二帝國的開明專制?法國媒體經常自嘲法國第五共和國的總統是每五年選一次的共和君主,總統權力大總統府的排場和昔日的君主嫓美,大有道理。
十多年來法國經濟舉步維艱,失業率一直在百分之十上下,貧富差距拉大造成了不少社會問題為知識界所詬病。失業率高其主要原因是法國勞動工法律過份保護在職勞工利益,以致辭退員工非常麻煩兼成本高昂。在此前提下在法國的公司營運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競爭力。自法國大革命以後,法國人民崇尚自由平等博愛,在民主的政治之下,尤其是左傾政府難免通過糾枉過正的勞工法律,要不就是右傾政府為了不想面對難以控制的大罷工,一直沒有修改僵化的勞工法律。
馬克龍在競選總統時曾取笑說法國的人民希望有個皇帝,不無道理。多年來法國政壇由右派共和黨和左傾的社會黨相繼執政,但政客的最切身利益是做當權派,對於真“為人民服務”在他們的日程表上從來沒有優先權。經歷了多年的醖釀,在民主政制普選中,共和黨和社會黨都被掃進了垃圾桶,有待重新整合希望浴火重生。在法國民主的政治下,社會不同階層在政治平等的環境中不斷的博奕,政權的更替由選民的意願一錘定音。可能二十年以來沒有選對了人,馬克龍上臺,大刀闊斧,大有皇帝說了話是算數的氣概,一洗多年來民主政客的套話空話陋習。總統陛下,何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