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月底的法國總統大選,選情至今撲朔迷離,世界金融市場屏息的把眼球都盯著它。法蘭西經濟的規模在全球的比重一早就無關重要,它的GDP還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如果這次總統大選由民粹的國民陣線候選人馬琳勒龐勝出,極可能法國會繼大英帝國之後啟動脫歐程式,更會退出歐元區。如是,歐元區必定瓦解,世界金融市場面臨大地震外,還會面對本已負債累累的法國出現債務違約以致其經濟崩潰,間接影響中國經濟的穩定。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民粹主義的氾濫正顯示了西方民主制度所面對的嚴峻挑戰,而民主制度是西方文明和資本主義的根基。
不要以為中國是儒家文化傳統不講民主制度天公地道,而西方國家自二千多年前的希臘文明就傳承了民主的基因。其實近在十八世紀末,法蘭西依然由封建專制的波旁王朝所統治。 雖然說歐洲在十七世紀中打開了啟蒙運動帷幕,民主政制卻是在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把法國國王路易十六送上斷頭臺之後的嘗試。更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大革命的誘因是法國參與美國獨立戰爭所引起的財政困境和冰島火山爆發所引起的氣候失常以致農作物失收。
法蘭西第一共和只堅持了十五個年頭,其間還經歷了一年的【恐怖統治】。其間數以萬計的大部分還都是平民的人走上斷頭臺。政治真空給老百姓帶來的血腥是一片悲哀。其後拿破崙窮兵黷武的第一帝國,南征北戰包括差不多一百萬大軍在遠征莫斯科途中生靈塗炭,在一八一五年夭折。維也納會議法國幸虧有老謀深算的多朝元老德塔列朗(Talleyrand)的周旋保持了領土的完整,但他迎來了波旁王朝的復辟。雖然說是立憲君子制度,上下議會橡皮圖章一塊,查理十世還嘗試限制新聞自由和沒有行政奴的議會鬥爭,在一八三零年不成熟的歐洲革命浪潮中被轟下了王位。有了第一共和的經驗洗禮,有十九世紀工業革命資本家的出現,波旁王朝的統治合法性越加脆弱。希望政局穩定的資產階級在議會上把奧爾良公爵抬上了王座,是為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力浦,一八四六年的經濟蕭條再次結束了已經是不合時宜的王朝的存在。從一八零四年到一八四八年革命的四十四年,法國民主制度的實驗重新進入冬眠。
法國的民主制度不是一蹴而就,歷程崎嶇
一八四八年的第二共和壽命比第一共和的十五年更加短暫。為了避免第一共和極左路線的恐怖政治,第二共和採用了全民投票的總統制。在法國老百姓懷念拿破崙光輝的歲月下,他的姪子當選。總統任期四年不可連任,路易拿破崙在一八五二年通過政變然後公投獲得農民的支持把共和國變成帝國,自己登上皇帝寶座。如果他不是在一八七零年的普法戰爭失利被俘,可能法蘭西的第三共和不會這麼早登上歷史舞臺。法國民主制度冬眠總共六十二年。
第一共和十五年,第二共和四年,第三共和從一八七零年到一九四零年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共七十年。第四第五共和從一九四六年至今共八十年。法國民主政制的鞏固,是近一百五十年的努力。為什麼有第三第四第五共和?是戰爭,也是民主政制的大更新。崎嶇的法國民主歷程,到今天依然遭受時代潮流的衝擊。疾風勁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