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廈門有茶博會,朋友是茶博會顧問,我也沾了他的光受到特別的待遇。說起也慚愧,多年來對於參加展覽會有點興趣索然,再加上三年疫情,還以為以後再也不會有甚麼緣分了。倒是四月份去武夷山茶山,又去探訪福鼎深山制白茶的茶農,竟然興致勃勃的相約在西九龍一起坐高鐵去廈門。不是一直都想去廈門,總是擦肩而過嗎?後來才發現和茶博會同一時間的還有佛教寺院和它用品的展覽會。
當今佛寺的大和尚都叫禪師,可見佛教自漢朝東傳神州大地,經過了華夏文化不喜窮究浩瀚佛經的洗禮,在唐朝就出現了禪宗,一早就漢化了。禪宗承受了印度佛教有關禪定的靜修的一些概念,據說因為靜坐參禪,大和尚就和茶結上了緣分,這也是為什麼唐朝陸羽寫的《茶經》一書,和他跟寺廟千絲萬縷的關係。也難怪流傳著“禪茶一味”的口頭禪,但它的流傳始自禪宗公案的“喫茶去”。
在當今河北石家莊趙縣,唐朝時期稱趙州,有個叫從諗禪師的大和尚,據說他是禪宗六祖慧能的第四代傳人,因為他一百二十歲才圓寂,被後人稱為趙州古佛。他的一句“喫茶去”,在禪宗的公案裡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據說二百年後著作《碧岩錄》的宋朝高僧圓悟克勤禪師把參禪和品茶聯繫起來,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四字。再二百多年後的南宋末年,日本高僧榮西來中土參禪,將圓悟克勤的《碧岩錄》以及“茶禪一味”真跡墨寶帶回日本,現是奈良大德寺的鎮寺之寶。榮西和尚在一一九一年寫了《吃茶養生記》,二百多年後的十五世紀,日本小和尚村田珠光跟隨大德寺著名的一休和尚參禪,村田珠光從一休手上得到了圓悟的墨蹟。據說村田珠光原本只是為了改良茶湯才去參禪的,想不到卻成為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
喫茶去!更想不到的是茶道在神州大地又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