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報,看到一篇評論改革的文章,且節錄於此:
「歷史上,改革不易為,無論改革是否成功,當事者多數沒有好下場,悲乎!
公元前300多年,秦國商鞅幫助孝公推行變法,徙木立賞,建立威信,訂定什伍連坐之法,動員群眾力量協助政府,監察民眾,執行各種新法,令國富民強。可是商鞅實施新政,打擊貴族階層,開罪既得利益者,被針對報復;當秦孝公死後,他失去依靠,遭人誣反,戰死,屍體車裂示眾。
1898年,120年前,兩個甲子之前的戊戌年,滿清王朝走到尾聲,光緒皇帝還想變法圖強,聽從康有為、梁啟超建議,推行新政,觸動了慈禧太后和一班舊臣的利益,慈禧雖然初時勉強贊同,但是最後一聲令下,取消新政,光緒被囚,康梁逃亡,戊戌六君子砍頭,戊戌變法,百日收場。改革真是不容易。」
「凡改革,提倡者多沒有好下場,不過歷史總有例外,中國1979年由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算是叫好叫座。40年來的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國際地位提升,科技產品如高鐵能夠走出去,而鄧小平仍然受到尊崇,國人愛戴,其中有什麼玄機?
朋友打趣地說,鄧小平改革沒有開罪既得利益者,因為當年的中國,由晚清至國民黨,由國民黨至共產黨,國家真的搞到一窮二白,沒有多少既得利益者,大家都渴望改變,因為改變才有機會,改變才有希望。」
說「鄧小平改革沒有開罪既得利益者」「國家真的搞到一窮二白,沒有多少既得利益者」,這些觀點有商榷餘地。
國家窮,上上下下均貧,經濟上的確沒有多少既得利益者,但在政治上,既得利益者多極了。在毛澤東時代,強硬、正統的共產主義者控制著大陸政壇。毛澤東逝世後,鄧小平復出,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革除毛施政的種種陋弊,將黨、政、軍中的死硬當權派拉下馬,迅速鞏固了政治權力,展開了令中國面貌產生天翻地覆的改革。
鄧小平及其支持者將改革名之「經濟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但在強硬、正統的共產主義者眼中,那是背叛了共產主義,是不折不扣的修正主義。平情而論,鄧小平是經濟上走資,政治上仍是共產主義式的一黨專政。
改革是推行新政,為使新政順利展開,清除舊制度和人是指定動作,這些舊制度的當權派往往就是既得利益者,不是政治上,就是經濟上,甚至兼而有之。改革這種特性,一定會大大損害眾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愈是偉大的改革,受損害的人和制度就愈廣愈深,鄧小平的改革尤其如此,改革與強硬當權派有意識形態的衝突問題,有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問題。
改革要成功,得具備三個條件:
1. 改革的力量壓倒反改革的力量;
2. 新政策對頭;
3. 執行到位。
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改革者,不但改革有成,還有好收場。沒有好收場的,一定是因為推行改革時不完全具備三個條件,或者開始時具備,但最終發生變化,三個條件不再完全具備。
商鞅得秦孝公之助,三個條件具備,改革成功,但最終由於秦孝公逝世,失了政治上的大靠山,繼位是恨他入骨的秦惠文王,商鞅喪失了第一個條件,遂不得善終。
康有為、梁啟超和戊戌六君子,除了第二個條件勉強有點具備,其他兩個條件都缺,沒好收場是意料中的結果;鄧小平掌握最具力量的軍權,改革挽黨國於既倒,深得人心,下面執行得法,三個條件愈改愈完美具備,愈改愈成功,個人在歷史上的地位,在一眾偉人中亦罕有其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