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批李嘉誠及香港地產發展商,未來香港房地產政策可能大變﹙3﹚
(原文發表於2019年12月28日)
上述文章《李嘉誠在中國內地怎麼玩》發表後不久,「徽劍」又撰文說:
『最近幾個月以來,香港一直在騷亂中。很多人都在反思,這次騷亂的根源,其中香港房地產業的問題,香港房價居高不下,成為大家認可的主要根源。
而作為香港房地產商大鱷的李嘉誠,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大家都不知道,50年前的香港(1967年的香港),也發生了騷亂,比今天嚴重得多。很多人不知道,那次的騷亂,也是李嘉誠有關。』
前一段是說過去半年大騷亂的根源在香港偏高樓價,而偏高樓價的根源在於香港地產發展商。一言以蔽之,香港地產發展商的貪得無厭是超高民怨及及大騷亂的根源。
香港地產發展商要為偏高的樓價負全責嗎?不見得!香港特區政府的高地價政策,不敢損害香港地產發展商、鄉事派和廣大小業主的既得利益因而不敢實施針對弊的房地產新政策亦是重要原因。
說李嘉誠是香港房地產商大鱷,是根源中重中之重,批得很重,也似乎過重。「50年前的香港(1967年的香港),也發生了騷亂,比今天嚴重得多。很多人不知道,那次的騷亂,也是李嘉誠有關」,「有關」兩字似有暗示騷動是李策劃甚至策動之嫌,而這與事實不符﹙詳見附文﹚。
『最後,說下很多人都說李嘉誠變現跑到英國去了。沒錯,前幾年李嘉誠是大量變現資產,然後在轉移到歐美,結局卻令人發笑。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李嘉誠在英國累計投資300億英鎊,結果最近兩年分紅才有10億英鎊,這跟在香港超過10%以上的利潤完全沒可比性。
李嘉誠在歐美投資年回報率,平均沒有超過2%的,一來歐美投資回報本來就不高,而且李嘉誠投資還都是基礎性的為主。像香港房地產、中國內地房地產、這種高速增長的機會,歐洲沒有。資產不能增值,那就是投資失敗了。
這些年長和的股價
目前李家(這裡說的是李家而不是長和)每年的盈利,增長最快部分還是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如果李家真的完全退出香港和中國內地,表面上資產是出去了,但是盈利就完了。所以很搞笑的是,估計經過反思,李家今年又開始了在香港的建設。 2010年後,到2017年,李家都在大賣,買入歐美資產。結果到了2018年、19年,李家又開始在香港建設了。
事實證明,國內一些人,人出去了,繼續在中國大陸賺錢,這才是高手。那種把國內的都賣光了,跑海外去發展的了,事實證明都是sb。
李嘉誠就是這樣一個人!
看了一輩子,最後失策了。』
小結
既然高樓價是香港民怨長期累積和最終爆發今次大動亂的根源,循中央這個思路,大家認為中央日後會怎做?除非中央對香港決定採取置諸死地而後生的政策,否則答案祗有一個:千方百計令香港樓價大跌!
既然回歸以來,香港地產發展商的所言所行和國家、香港的利益愈行愈遠,中央日後對他們的取態會否有重大改變?大家姑且拭目以待。
~ 完 ~
附文
人造花廠工潮
1960年代,港英政府貪污橫行,底層民眾生活困難;加上全球政治環境的影響(去殖民化),以及港英高層和香港基層華人市民缺乏溝通,導致市民對政府的怨氣加深。 1966年4月由於天星小輪的船票加價,引發九龍出現天星小輪加價騷動,惟當時左派未介入,左派亦在報章撰文支持港府平亂。
1966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中國發動文化大革命。香港左派亦於1967年初藉勞資糾紛,製造多場「政治工潮」,包括南豐紗廠工潮、港九的士風潮、青洲英泥廠工潮及人造花廠工潮,企圖支配工廠之內部行政。
1967年4月,多間的士公司均有左派司機發動怠工,威脅公司恢復聘用全數被開除的左派工人。其中港島「中央的士」及「上海的士」兩間受左派司機發動怠工,威脅公司恢復聘用全數被開除的左派工人。其中港島「中央的士」及「上海的士」兩間受左派司機怠工影響,宣布結業,並將車輛售予沒有怠工的非左派司機[8]。在4月19日《工商日報》及《新生晚報》記者於灣仔景隆街中央的士車廠門外採訪時,一度遭左派人士包圍、恫嚇及強搶菲林。事後香港報業公會發表聲明,對兩名記者遭受恫嚇一事,表示至感遺憾,期間多份左派報章對香港報業公會之聲明表示抗議。
另外,九龍中央的士亦受左派工人怠工影響,左派要求資方復用一名於1月被解僱的左派司機,後勞資雙方代表在勞工處調解下,資方同意復用該名司機,並要求遵守五項協議,包括準時上班等基本要求。惟該名司機自4月27日復工不到一星期,於5月1日單方面向資方推翻協議,資方在別無選擇之下,宣布於5月5日結業及賣車。
人造花廠工潮
1967年4月,位於新蒲崗大有街的香港人造花廠分廠發生勞資糾紛。當時工廠頒布極為嚴苛的規定,包括損壞生產機器的工人不會發放工資、廠方不允許工人請假等。勞資雙方談判不果,廠方更在4月28日以「生意收縮」為由解僱92名包括勞方代表的工人,並關閉分廠的射出機部。
工潮在5月4日開始升級,部分工人強行入廠要求資方談判,左派工會介入,煽動工人在廠外張貼大字報及毛主席語錄。警察訓練分遣隊到場戒備,封鎖附近道路,有工人甚至阻止廠方出貨。 5月6日,約150名工人在廠外集會,抗議資方解僱,並要求與資方談判,下午4時許廠方再度被在場工人阻止出貨,管工與示威工人發生肢體衝突,警方調停不果,局面更趨混亂,防暴隊採取行動,逮捕17名工人,過程中亦造成多名示威工人受傷。事後,左派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主席馮金水與兩名代表(梁乃發、林貴容)到黃大仙警署交涉,因被警方認出曾參與騷亂而被捕。事件中共有21名工人及左派工會人員被捕,警方落案控以非法集會、非法毆打及恐嚇孔標罪名。
該21人於5月8日被解往北九龍裁判署提堂,其中一人(鄭馬運)於庭上認罪,判罰港幣100元,其餘20人(彭輝、鄧洪、梁乃發、曾儉、賴漢林、鄒松勝、黃業都、王庚寧、蕭劍輝、羅振宏、林貴容、鍾玉芳、古玉琴、麥明、遊火運、張金亮、李勝、歐陽進強、馮金水、吳炳明)否認控罪。
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在5月7日晚上,舉行控訴大會,控訴事件是警方「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對我愛國工人和愛國同胞進行瘋狂的迫害」;同日下午,港九工會聯合會派出理事長楊光和摩托車業職工總會主席郭添海等人會見警務處處長提出「嚴重抗議」,警方代表因「案件進入司法程序」而不予回覆,而報章《大公報》社論開始將事件政治化。其後,親北京的報刊以「港英政府行為迫害民族,鎮壓群眾是野蠻的法西斯暴行」為名,鼓動「香港市民上街對抗」。
5月11日,香港工聯會和各行業工會派員前往新蒲崗人造塑膠料花廠慰問罷工的工人,工人囤駐在新蒲崗街道與警員發生流血衝突,警方派出由620多人組成的防暴隊以木製子彈開槍鎮壓,工人則以石頭和玻璃瓶襲擊警員。警方於12日到黃大仙徙置區搜捕暴動者,在警方與群眾衝突期間,一名在第26座二樓的13歲少年陳永祥遭硬物擊中死亡(左派稱於黃大仙徙置區第26座外被防暴隊打死;亦有說指是被群眾石塊擊中。死因庭於同年10月裁定死於「橫禍」。)。鑑於事態嚴重,政府宣布當晚9時半起在東九龍實施宵禁,所有警員取消休假並隨時候命。工聯會在5月12日召開緊急理事會議,宣布成立「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同日事件持續,警方在中午在東頭邨施放催淚彈驅散群眾,暴動至5月13日蔓延至黃大仙東頭徙置區和土瓜灣,大批群眾在街上聚集,放火燒車及黃大仙徙置區職員宿舍,又進入新區辦事處和學校製造事端。當局出動大批英軍和員警訓練分遣隊鎮壓,又將宵禁時間提前至傍晚18時開始,局勢至5月14日才稍為平息。
5月16日,南九龍裁判署開審「5.6新蒲崗人造花廠工潮」非法集會案,及至5月17日續審當日,20名被告未依時到庭受審,被法庭下令通緝。部分被告於「6.23塑膠工會暴動」當日被捕。
5月18日,位於西環的總廠接受射出機部工友申請復工。
鬥委會成立及宣傳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在5月15日清晨召見英國駐華代辦霍普森爵士,遞交外交部的抗議聲明,把騷亂事件定性為「英國政府勾結美帝國主義反對中國的陰謀」,又指「港英當局利用人造花廠勞資糾紛,對中國居民和工人進行迫害」,要求英國政府責成港府接受工人和居民的正當要求、停止一切法西斯措施等5項條件。當日,有紅衛兵到北京的英國駐華代辦處門前示威,《人民日報》亦發表題為「香港英國當局必須懸崖勒馬」的評論員文章,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立場。
港督戴麟趾爵士在15日及18日兩度發表聲明,強調「維持和平與秩序,是香港絕大多數市民最懇切的願望」,港府將盡力促使本港恢復安寧。英國政府在18日亦發表聲明,強調警方行動已保持克制,將全力支持港府履行維持法律及秩序的責任。
北京支持的消息對左派產生鼓舞,《文匯報》、《大公報》等報章廣泛報道,左派陣營更在16日於土瓜灣工聯會工人俱樂部舉行會議,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成員有104人,而工聯會理事長楊光出任主任委員,通過對「港英政府法西斯迫害」的抗議書[16]。同日,在大陸政府組織下,北京40萬群眾遊行至英國駐華代辦處,而大陸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遊行前曾指示外交部,表明遊行隊伍須格守「不衝、不進、不砸」。
5月18日,中共北京市委舉行各界人士支援香港鬥爭的十萬人大會。以總理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出席大會。由於副總理兼外長陳毅正在受批判,所以由副總理兼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謝富治發表講話。除了譴責港英當局的「法西斯暴行」,重申外交部聲明中的幾條要求外,他又宣布,「香港同胞學習,宣傳,運用和捍衛毛澤東思想是他們絕對的、神聖的、不侵犯的權利。香港英國當局沒有任何權利乾預。」
鬥委會在成立翌日,楊光、費彝民等17名鬥委會代表到港督府,要求向港督戴麟趾爵士呈交「反對港英法西斯暴行抗議書」被抗諸門外,眾人在港督府門外揮動《毛主席語錄》及高呼口號。同日,香港政府成立由副輔政司韓美洵(其後改由姬達出任)領導的宣傳委員會,專責發布新聞、製作短片、引導輿論、地區組織等政治宣傳工作,其他成員包括霍德、楊啟彥、麥理覺等。
20日,港督府一度成為集體抗議示威的主要目標。港府重申要維持秩序,限製到港督府請願人數,抗議行動於是轉到中環花園道和皇后像廣場一帶。港九各地陸續有集會和示威,參加者除工人外,亦有學生及其他群眾,期間拱北行政府新聞處舊址(今長江集團大樓)播放歐西流行曲去鎮壓示威者。 21日,暴動蔓延至中環並進一步惡化,警察訓練分遣隊發射催淚彈鎮壓。 22日,中區的騷亂更加嚴重,示威者與警員發生流血衝突,167人被捕。暴動的工人及學生以左派報館、銀行、國貨公司、學校等為據點,出動示威,襲擊警員及行駛中的公共運輸。防暴警察到場以催淚彈驅散後,示威群眾即迅速撤回據點,讓警員疲於奔命,當局最後要在香港島區實施宵禁,是香港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宵禁。 23日起,巴士、電車、煤氣公司、天星小輪等亦開始出現定時罷工,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均獲左派工會發放鬥爭經費,作為生活津貼。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