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11096    回應:0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349)

王文彥

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你可能不知道的高錕(3)

(原文發表於2018108)

 

7()

 

               中文大學前教授、教育城聯合創辦人黃寶財指出,高錕教懂他不應只滿足于一項發明,因為時代是不斷進步,需求亦會不斷提升,所以應不斷努力。他又說,高錕是一個“好開放”,好支持大家大膽去做研究的人,不時都會鼓勵他們作不同嘗試。

人稱「中大新亞護法」的香樹輝認為「1987年高錕教授到中大當校長之年,已經54歲,他的光纖研究,已告一段落,英美競相製造光纖,更新電訊基建。高校長在中大的貢獻,不在於有無突破性科學研究,而是在他近乎無為而治的管理狀況下,為中文大學進入21世紀作好準備。他在位時,因為人謙厚,禮貌得近乎怯場,常給人一個管治軟弱的形象。其實在他的世界,每個人都應該盡己力做得最好,成年人不需要別人督促和上司導航,推一步才能走一步的,可惜真實世界往往沒有這麼樣理想,高校長反被人在後面譏諷為弱於領導。」

中大畢業生及知名記者陳沛敏說:

「我那一代的中大學生,都懷念高錕對學生異見和反叛的包容。一位同學記得,有次高錕在校長室跟學生會、學生報代表茶敍;學生嘛,就是理想主義加點浪漫幼稚,在校長面前侃侃而談,批判校政、時政。高錕總是認真聆聽,不像現在某些大學高層,動輒以校委、校長之尊,用家長口吻訓示同學。有舊同學又記得,有次約見高錕談校政,大學高層人員事先聲明不能錄音記錄。同學當時心想,萬一校長透露什麼重要事情,不能沒有憑證,於是在口袋裏偷偷放了部 walkman(是的,當年還是用 walkman)。誰知會議期間錄音帶到了盡頭,同學的口袋裏傳出「卡嘞」一聲,高錕一愕,跟着微笑了一下,沒說什麼,讓會議繼續下去。

我想,傑出的科學家都應該是崇尚自由的人,因為自由是科學的土壤,只有在自由開放、容納多元、接受異見的環境下,才可以無限想像,自由探索。高錕做校長的態度,與做研究的其實一脈相承。高錕鼓勵學生不要盲從權威,高太記得,高錕當年即使與學生辯論後,回家後仍會跟她說:「甚麼都反對才像學生」。高錕發明光纖,造就網絡世界,讓訊息得以瞬間自由流通全球,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和生活面貌,因此奪得諾貝爾獎。當年訪問,高錕妻子黃美芸說,網上資訊有真有假,有好有壞,但高錕贊成資訊自由流通。對於一些國家的人民仍未能自由上網,享受資訊自由,他們二人都不贊成實施資訊審查。

今日的香港,不會再有像高錕這樣的大學校長了。當權的不會找高錕這樣的人物做校長;高錕這樣的人物也不會肯做;即使做了,也不會長久。」

八十年代曾任中大學生會會長的蔡子強,憶述與剛履新的高錕見面時的情境,形容對方為人隨和,沒架子,願意傾聽學生意見,個性單純,「沒多少政治計算」。

19931113日,中大30周年校慶,舉辦了盛大的「開放日」慶祝。當日百萬大道會場坐滿了嘉賓,高錕校長被邀到台上致辭。正當他要發言時,突然有十多位學生衝出來,手持標語,高叫反對開放日口號,會場霎時亂成一團。高校長一個人在台上,手裡拿著講稿,呆呆站著苦笑。與此同時,有學生搶了台上的麥克風,還有兩位爬到典禮正前方的「飯煲底」── 中大科學館演講大樓頂層,用一條寫著「兩天虛假景象,掩飾中大衰相」的橫額將中大校徽遮蓋,事件擾攘十多分鐘後,高錕校長才有機會將開幕詞匆匆講完。典禮結束後,高校長打算離開,《中大學生報》記者周保松上前採訪,高聲詢問:「校方會不會處分示威的同學?」高錕校長語氣平靜地邊走邊回答:「處分?我為什麼要處分他們?他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

多年後周保松才知道,中大曾為此事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應否懲罰學生,與會人士中只有三人不贊同,其中一人正是高錕,最後「是他硬生生把處分學生的建議壓了下去」;其餘二人分別是時任大學輔導長的關信基教授和教育學院院長盧乃桂教授。

 

~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