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教授的教育建議還有改善空間(2)
(原文發表於2017年5月18日)
還剩下兩篇必讀。
醫治「港孩」良藥
若靜
2013年6月15日
姜文是內地的著名演員,他才華橫溢,個性粗獷、剛直。他拍完《讓子彈飛》這部戲後,幾乎整整一年時間沒了蹤影,原來他為了教曉兩個兒子「吃苦」,帶着兩個兒子去了新疆的阿克蘇關門修行。
姜文出身軍人家庭,在部隊長大,這種背景經歷,形成了他剛毅的性格,而他的兩個兒子年齡加起來十歲,卻形同香港的「港孩」,被長輩溺寵,專職傭人伺候,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樣生活下去,將來如何立足社會?
姜文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為了孩子,他毅然決定放長假,對兩個兒子展開軍事化的「吃苦」教育。首先是要他們離開北京安樂窩,撇開慈母媽媽,目的地選擇了新疆阿克蘇,在城郊租了一間民房,是土坯地面,牆壁光禿禿的。只要不漏風、不漏雨,能做飯、能洗澡、能睡覺就行。
安頓下來了,兩個孩子的苦日子就開始了,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最初他們是被爸爸從被窩拉起來做鍛煉,但阿克蘇晝夜溫差很大,兩個兒子凍到打囉嗦,想逃回屋裏,但姜文一手拉一個,幾步就拖出屋子,說:「跟我跑,跑不動也行,轉完一圈才能回家,這一圈大約一千米。」
跑完步回到家,姜文就給他們喝羊奶,由最初兩個兒子只喝一口就吐,才隔兩天,羊奶一到手便仰着脖子喝得乾乾淨淨,就這樣開始一連串的嚴格訓練,從飲食、生活自理能力到鍛煉身體一一展開。
大半年下來,兩個兒子脫胎換骨,完全變成了生存能力極強,扔在哪裏都能放心的超能孩童。當然,這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能力做到的,但我要說的是父母的意識問題,怎樣才是愛子女。
原來給孩子最好的營養品應是「吃苦」,在香港「港孩」已成了社會現象,看來醫治「港孩」良方,就是「多吃苦」。其實「吃苦」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吃苦」能磨練人的意志;「吃苦」也令你懂得珍惜,更何況少時「吃苦」不算苦,只能算是財富,世界上因「吃苦」而成就的偉人比比皆是。
環顧現今的孩子,感覺就是缺了點什麼?暑假即將來臨,想醫治「港孩」的家長,應知什麼是良藥了。
虎爸虎媽最難跨越的關口(2)[節錄]
王文彥
2011年10月11日
縱使知道令子女成龍成鳯的必殺技是透過甚至製造困難、逆境及憂患來磨煉及提升他們的才能和性格,為甚麼絕少父母願意徹底實踐呢?主要原因有幾個:
1. 父母自己年幼時候吃過苦日子,留下痛苦回憶的烙印,出於愛心,不想孩子重蹈覆轍。現在有錢了,可為孩子提供豐富物質享受的,不用說了,就算没錢,亦會節衣縮食及辛苦自己令孩子活得好活得舒服;
2. 愈是有錢的,愈覺得在身邊的孩子與自己分享財富及物質享受是天經地義的。要給孩子創造困難、逆境及憂患,總覺得有悖人性,難乎其難,總不成自己享受豪宅、名車、名牌衣著及山珍海味,卻叫孩子不得共同享用,過其物質匱乏的苦日子?他們一則於心不忍,過不了愛心這一關,二則深怕孩子怨恨,反目成仇,三則怕別人閒話;
3. 就算可以跨越第2點的三關,他們很怕執行上的麻煩:不讓孩子跟自己一起享受豐盛的物質享受,不免要他們搬離家中的安樂窩;不讓孩子住在豪宅的家中,就得另為孩子籌謀居所;孩子在家用飯起居,祇是添多一雙筷子,洗多幾件衣服,但要他/她住在另一處地方,卻要另作許多其他安排;孩子在身旁,監管、照顧很方便,不在則難度大增;
4. 認為提供最好的教育(其實祇是知識和技能的低層次教育)給孩子,代他/她找一份好工,讓他/她繼承自己豐厚的身家和權位(如自己是老闆),已可為孩子提供絕好的生活保障,何需多費額外心思?透過甚至製造困難、逆境及憂患來磨煉及提升他們的才能和性格,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犯不著!
中國人很重視家庭,家是宣泄情感的地方,為了讓孩子成為人上人,父母竟然要讓孩子(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甚至重要過自己)不得分享家庭的財富和物質享受,這對父母的情商和智商考驗都很大。一般來說,有遠見及愛心的父母,理性上他們接受成龍成鳯必殺技,但感性上他們接受不來,結果當然是不做,或做得不湯不水;有遠見及狠心的父母,才可以做到理性及感性上同樣認同必殺技,他們是真正的虎爸虎媽,這樣的父母,才可能將必殺技付諸實踐,結果有機會成就一代傑出甚至偉大的後人。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