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16070    回應:0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000)

王文彥

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港獨崛起的深層次原因

(原文發表於20169月14)

知名政論家丁望將本土、自決及港獨(丁望視之為「香港政治生態大變化」)的產生,歸結為三個因素:

 

『一、北京官方和極左派過多的干預,衝擊了「兩制」邊界;

 

二、特區政府施政的偏失;

 

三、一連串社會事件,令港人有恐懼感。』

 

丁望特別強調第三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是,香港發生一系列社會事件。例如街頭砍殺報紙總編輯,紙媒受政治壓力而自我審查等;再如自由行、拖篋黨、跨境上學等港陸糾結加深,都令許多港人有「宜居城市消失」之憂,產生更強烈的排拒陸化、護衞香港家園意識。』

 

丁望所說的三個原因,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核心原因。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認為,「政治問題歸根究柢都是經濟和民生問題,對港獨最有力的打擊,是把一國兩制搞好,讓年輕一代對一國兩制充滿信心。」

 

曾鈺成似乎說到點子上了,但不夠深刻、明確、具體。

 

《信報》97日的社評《解決核心問題,防範民粹反彈》指出:

 

『民粹反彈可說是如今一呼百應的國際潮流,極右派遍地開花。民粹主義最容易萌發的土壤必然是貧富懸殊的地方,少數人先富起來,大多數人無法受惠,長期一比九十九,於是群起仇視那些富可敵國的「百分之一」。仇富之餘,民粹主義者亦積極排外,為的是保護自己的既有利益,避免被外來者掠奪資源;如果出於安全需要的話,特朗普之類的政客索性一竹篙打一船人,但凡回教徒就視作必須「落閘放狗」對付的恐怖分子。

 

看看香港,民粹主義顯然也在興起,本土派在政壇抬頭正是一個訊號。當選立法會議員的新臉孔之中,有人以「反水貨客」成名,倡議的是「中港區隔」,活脫脫就是港式民粹。

 

香港目前的處境實在是一片適合民粹主義茁壯成長的土壤,按其堅尼系數反映的貧富懸殊嚴重程度,在全球27個先進經濟體中已排名第一,尤其令人憂慮的是,消費物價愈來愈令人吃不消。經濟學人智庫公布2016年全球城市生活消費報告,按食物成本、燃料價格及工資等等元素,列出最昂貴及最便宜城市的排名。數據指出,高踞榜首的是新加坡,其次是瑞士蘇黎世,香港由去年第10位來個「七級跳」,急升至名列第3位。香港消費之貴將巴黎、倫敦和紐約統統比下去,最關鍵的原因是樓價高企。

 

香港住屋開支太大,已經是說破嘴皮的老生常談了,然而這個問題一日不解決,衍生出來的各種弊病祇會繼續惡化下去,即使不談,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樓價居高不下,消費日益昂貴,加上經濟增長毫無寸進,普遍收入難以應付生活成本,民粹反彈乃自然而然的事。從這個角度出發,本土派不但能夠拿下立法會議席,而且相信其支持度將會與日俱增,情況好比特朗普由一個小丑式笑話,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屢口出狂言,竟可攀上總統候選人位置一樣。……盼祇盼政府認清問題所在,本土派並不等於港獨,勿一刀切地將之簡化為別有用心的分離主義,更加不要認定是勾結外部勢力的結果,本土派的訴求跟香港的處境息息相關,強力打壓必定造成反效果。防範民粹反彈的根本之道,在於解決貧富懸殊以及樓價過高等等長期困擾市民的核心問題。此外,理應疏導而非強力防堵,以紓緩中港矛盾激化所造成的社會不滿情緒,還我們一個減少撕裂的香港。』

 

在《信報》總編眼中,本土、自決及港獨說到底,都是一個民粹主義問題,關乎經濟、民生,與政治無關。

 

所謂經濟、民生,主要是貧富懸殊、弱勢社群居住難以及青年人上位、上樓、上流俱難等等問題;所謂政治,主要指「真普選」、白皮書、人大8.31決定,以及香港高度自治。

 

《信報》總編的觀點與曾鈺成「政治問題歸根究柢都是經濟和民生問題」的看法不謀而合,祇是前者的論述更深刻、明確、具體及一針見血。

 

說得更白,最近兩年多本土、自決及港獨愈演愈烈,竟獲高達26.6%的選民支持。究其本質,這些選民不是真的想讓香港脫離中國獨立,支持本土、自決及港獨候選人出任本屆立法會議員純是對現實經濟和民生強烈不滿的一種發洩。至於這些候選人是否具備做議員的才德,以及他們會否在議會更多動粗動暴和拉布,令香港更撕裂、動盪,令中港更多衝突矛盾,而陷香港於萬劫不復,這些問題都不在這些選民考量之列。中央和特區政府要是能好好地解決上述令港人怨氣極深的經濟和民生問題,本土、自決和港獨問題就會喪失生長的土壤。

 

《信報》總編和曾鈺成看到本土、自決和港獨聲勢日盛的核心原因,前者的分析和提議更是異常到位,我完全認同。 

 

好的分析和提議,是良諫。能否盡快及徹底地納諫,球已拋到中央和特區政府手中,倒要看看它們聽諫的識見和納諫的氣量。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