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鄧的被革,可能非梁振英主導 (3)
﹙原文發表於2015年8月28日﹚
免去曾、鄧官職,很可能出於中央之意(續)
2. 沒有明顯犯大錯的曾德成和鄧國威,到底因何落得「被辭職」下場呢?《信報》7月23日的社評認為:『曾德成主理民政,去年發生由年輕人作急先鋒的佔領運動,小部分本土主義者索性打正旗號搞港獨,很容易被視作民政事務失敗的例證(親梁的「網媒」正是以此奚落曾德成)。鄧國威統率17萬公務員,然而在政改方案的連番爭拗中,部分公務員不見得「政治中立」,甚至有人公開唱反調,聯名登報呼籲立法會議員投下反對票拒絕「袋住先」。』;時事評論員李子衝則認為:
「回歸以來,香港人心不歸,立法會地區直選,建制派和泛民得票比例總是四六之比,親政府、親中央的始終過不了半數,這是政治工作不到位,爭取不到輿情民心。一班人變得事事作對,逢中必反,影響社會秩序,影響政府管治,這種情緒,在去年佔領中環推到頂點,痛定思痛,怎不責怪負責政治工作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呢!
行政長官普選法案,雖然大家事前都知道不會得到三分之二大多數立法會議員支持而通過,可是最後在眾多建制派議員沒有投票下,祇得8票贊成、28票反對下,以大比數落敗,弄出如此政治鬧劇,貽笑大方,對負責政治工作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怎不火上加油。
另一方面,香港97後公務員隊伍大不如前,有等做事畏首畏尾,不願承擔責任,祇望不做不錯,玩忽職守,未能配合特首及政治問責官員工作。以前效率昭著,今天一盤散沙,愧對世界最優秀公務員稱謂!負責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怎不面對處分呢?」。
《信報》社評及李子衝說的都有理。曾、鄧所犯的錯誤,是中央的大忌,但不一定是梁振英的大忌,中央更有誘因免除曾、鄧兩人之職,這就解釋了為何在市民心目中更無能或更乏民望的局長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梁振英不炒,而炒了曾、鄧。如果讓梁作決定,既然吳、陳都不炒,自然更不會炒曾、鄧!
曾、鄧被免職後,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文為此在《明報》撰文,批評梁振英。正在冰島度假的梁振英看過吳的文章後,致電給吳作種種解釋。吳康文透露,梁沒有解釋曾、鄧兩人離任的原因。這就玄妙了,如果曾、鄧的「被退休」是梁振英主導,他怕甚麼解釋,大不了說兩人才幹傑出,但不適合在現時的職位上發揮,為了有效施政,唯有另選適合的人。
梁捨此不言,支吾以對,顧左右而言它,自有不敢言明的苦衷(例如曾、鄧被革職是中央的主導)。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