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全面撤資的意圖愈來愈明顯(1)
(原文發表於2015年1月12日)
香港首富李嘉誠1月9日宣布,為鋪路未來退休後企業的發展,決定將轄下長實與和黃重組,長實變為「長和」,接手長實與長和的非房地產業務,長實與和黃的房地產業務則交由新公司「長地」負責,而長和將於開曼群島註冊。客觀上,長和已是變相遷冊海外。
由於近年李嘉誠轄下集團不但不斷增加海外投資,且接連有出售內地與本港部分項目以至業務的舉動(以2013年為例,7月底和黃放售百佳超級市場,8月長和系放售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及廣州西城都薈廣場等,如果全部完成可變現四百多億元),故不斷被猜測是否從中港撤資。李嘉誠一直重申並非如此,1月9日亦強調長和捨港而在開曼群島註冊,是為做生意方便,以及有利靈活派息,屬正常做法,並非撤資。
我於2013年12月2日《改朝換代,新舊勢力此長彼消》一文說道: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於11月22日,接受了廣東《南方都市報》的訪問。再次聲言長和系「永不遷冊」。
李先生的聲言,令我回憶去年3月18日(離特首選舉還有8天)一事。在該日,長和系主席李嘉誠高調開腔「挺唐」,表明3月25日當天一定會投票給唐英年。他又說,沒聽聞有地產商改變支持唐英年的態度。李嘉誠此舉其中一個目的,是向中央及選委反映他及他所代表的主流地產商和大財團不認同梁振英,趁最後機會改變中央領導人想法。中央最後還是透過中共政治局委員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延東及中聯辦為梁振英拉票,使梁相對高票當選下屆特首。中央這個取態意味著統戰策略的大轉變︰無視香港主流地產商和大財團的政治訴求,不取他們的政治代表者和富二代唐英年,而取出身基層和較同情中下階層的梁振英,中央已從回歸初期較重視拉攏大資本家變成現在較注重拉攏中下階層(亦即社會的大多數)。統戰策略的轉變背後,是治港理念的轉變︰從較注重香港的繁榮安定到較重視社會和諧和改善中下階層的民生。
1977年,當時四十九歲的李嘉誠一舉奪得中環地鐵車站上蓋發展權,次年又與香港第一財團匯豐銀行合作重建華人行,他的財富帝國也從偏僻的柴灣、北角挺進香港的「心臟」──中環。從彼時起,被譽為「超人」的李嘉誠從中環騰飛,一路擴張自己的財富版圖,在數十年後成為香港首富、世界華人首富。
在1984年之前,香港的商業世界是英資財團的世界,匯豐銀行、怡和集團、太古集團和其他英資大財團由於得到英國政府(透過港英政府)的特殊眷顧,在香港享有政商特權,壟斷著商界。華資不論多有錢多能幹,祇能居次位。
1984年,英國與中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承諾於1997年交回香港主權給中國。這件劃時代的大事,改變了華資、英資勢力的此長彼消,英資大財團(太古集團除外)知道大勢已去,紛紛先後遷冊撤資,從此喪失在香港商界的特權和壟斷地位,而華資大財團自此取而代之。李嘉誠集團最終能成為全港商界最有影響力的集團,實有賴於這個大轉變。
2012年3月18日中央的表態,與1984年英國承諾交出1997年後的香港主權,有異曲同功的作用。那就是,自該日起,以李嘉誠的長和系為首的傳統華人大財團從此不再獲中央的特殊眷顧,日漸喪失特權和隨之而來的商業壟斷。』
我於2013年12月30日《早已完成主要撤資的部署》一文又說道:
『李嘉誠說:
「1979年我收購和記黃埔之前,它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是零投資,投資海外是由我開始的。當時我就知道香港的市場有限,我不斷到外國投資,今天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集中在香港投資,根本是蠢事!二、三十年前我已預見香港這個情況,不是我聰明,而是香港就幾百萬人口,能做多少生意呢?
其實和黃的香港業務佔全球投資比例約為百分之十五,長實在香港的投資佔全球的約三分一,如果地產做得少一點,比例會更小。」
香港這個市場太小,很快就飽和。以長和集團那麼巨大的資金,不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就是效應遞減,所以將適量的資金調到外地去,以便發揮資金最佳最大的投資效用,是明智之舉。
現時「和黃的香港業務佔全球投資比例約為15%」,和黃的中國業務約為13%,合共不外28%;長實在香港的投資佔全球的約三分之一。長和集團在中港的投資,少於全球投資的40%,在某個意義上,它早已完成將大部份資金轉移到中港以外地方和國家(主要在歐洲和北美)的部署,要將剩下的小部份中港投資轉移當較香港其他任何一個大財團容易。由此觀之,長和集團過往二、三十年的投資策略,無論是從分散投資以減輕風險,還是爭取投資的最佳效應和最大利潤的角度去衡量,都令長和集團處於十分有利的位置。李嘉誠過人的視野、眼光、深謀遠慮和魄力於此表露無遺。
長和這種投資策略,基本上自英國簽約交回香港主權的1984年始,遠早於2012年,它與中央表態支持梁振英為特首一事自是絕無相連關係。但中央的表態有可能令長和日後加大加快將中港的資產外移。』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