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品種
(原文發表於2013年2月5日)
過去一年,從讀者收到的電郵,有幾則很有意思。
A君說:
「Dear Mr. Wong,
I'm a long-term reader of your posts. I'm always amazed that as a HK "home-grown" businessman, your Chinese is so good and you know so much about Chinese history. You're a rare breed.
Can you, in the future, write a book on Chinese history? It'll certainly be interesting.
Given your political views, you should be more active on the political scene in HK, to help HK more. Why not you be the next CE?
Anyway,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and insight. My mother praises you too.
Regards,
A
22nd January 2013」
B君說:
「王生,
你寫政論性短文的能力極強,而且憑見識與良心說話,敢言人之所不敢,落筆又利落,誠高人也。這不是客套,而是我由衷之言,內人也深有同感。
B
2012年9月16日」
C君說:
「王生,選戰後我真的發現自己好無知,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你的文章我全都有讀,而且不止一次,讀後才有上述感慨。我第一篇看好梁振英的文章是去年九月十日寫的,而你則早好多,是九月一日。
地產界或可以說整個商界由始至終都深信唐可當選,認為唐是欽點的,你我在去年九月已有(梁才是特首真命天子)此不一般看法,所以我真的有好深好深的感受。
我們的見解是對是錯不重要,我想講的是,這類人肯定孤獨的。
還是那句,王生你真是眼光獨到,我真是服了你,我也明白為何你撈得起,我撈唔起。
我現在是你的忠實讀者了。
君安!
C
2012年3月27日」
A君認為我精通中文,熟讀中國歷史,有個人獨特的政治觀點,在香港這是稀有品種。土生土長的商人為何會精通中文和熟讀中國歷史?A君不是第一個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曾經解答過(見附文一)。
精通中文,熟讀中國歷史,就是稀有品種嗎?寬鬆地說,是的!時下香港人,普遍中英文都劣不可言,對中國歷史漠不關心,往往將它與老土聯繫起來,僅精通中文或中國歷史已足以稱為稀有品種。但嚴格地說,卻是兩樣精通都未足以視為稀有品種。
B君覺得我撰寫政論文章的能力極強,而且憑見識與良心說話,敢言人之所不敢。他的第二點看法與附文二的Ada Law認為我「不像其他的地產地產代理東主(或所謂地產分析員):捫着良心且滿口謊言、偽善,誤導眾生」本質上相同。香港人普遍不關心政治,撰寫政論的往往流於人云亦云,更不敢觸犯權貴,如果我真的具備B君及羅小姐所言的特點,那倒是有點稀有了。
C君視我論唐、梁之爭的一系列文章為眼光獨到。如果他說的正確,那我倒有點稀有了。
一個商人,不大追求金錢,反而追求成就感使命感這些香港人普遍視為虛渺的東西,熱愛工作,熱愛生活,這樣的人可算有點稀有。
一點一點的稀有最終構成實質、顯著的稀有。祇是這樣的稀有品種,往往落得C君所說的「肯定孤獨」的下場,倒是相當悲涼,代價不菲。著與不著,難說得很。
附文一
得與失,工作與享受
王文彥
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2006年2月6日
時不時就收到讀者來信,大部份是和我討論專欄文章中的觀點,小部份涉及其他問題。
劉玉蓮小姐來信,讚我學識淵博之餘,問我是否畢業於香港大學,是否唸文史哲的。劉小姐兩樣猜想都有點偏差,我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的,主修經濟,副修商業行政管理。
讀者猜我唸文史哲,我是一則慚愧,一則欣慰。自己是唸經濟的,讀者竟然感受不到,看來是因為專欄內的文章不能顯示我這個專業背景,而不能顯示多半是因為專業水平不夠,寧不慚愧?我在英文中學讀書,自中四至預科,唸的是理科,大學除修過一門<<中國通史>>外,與文史哲等專科完全拉不上關係,偏偏讀者就認為我具備這個專業,看來我的文史哲還是有一定水平的,能不欣慰?
劉小姐的猜想,有部份是對的,我的確在文史哲下了功夫。我對文史哲興趣極濃,小學以來,每有閒暇都愛看一點文史哲讀物,我特別喜歡歷史。沒有名師指點和戎馬倥傯無礙我持續閱讀的興趣,每有空檔,我總會翻看一點東西,日子有功,我居然可以有點專業影子。這充份說明,無論讀書還是工作,若要有成,興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於選擇學科時,學生或其父母出於功利的考慮,往往選擇一些在社會上熱門(也就是比較易找工作及賺錢)的科目,而不注重學生本身的興趣,結果書是唸成了,但永遠成不了專業上的尖子,錢不見得賺多了,若有所憾的痛苦卻久久揮之不去,這不能不算是一種失。反之,選其所喜,期間樂趣無窮,它日成為業內(儘管可能非世俗人眼中的熱門行業)出色人物及名成利就的機會大增,這其實是一種得。
劉小姐為甚麼會猜我畢業於香港大學,看來是因為她認為港大是香港最著名的學府,甚麼學科都是最好的,文史哲也不例外,這種想法絕對是美麗的誤會。香港八所大學,其實各有專長,以文史哲為例,不敢妄自菲薄,最好恐怕是本人母校中大。
田夫君(先生?)很羨慕我運氣這般好,年紀輕輕就已經名成利就,並說如果他是我,早就洗手不幹,休哉悠哉地享受人生。
我承認我很幸運。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經濟處於突飛猛進一日千里的黃金時期,在該段時間工作或創業的人,機遇處處,成功的確較易,我就是這樣的幸運兒之一,我在一般人眼中的所謂成就,說不定全是運氣使然。但我要為真正的成功人士講一句話,時勢固然造就英雄,但要成為可以承其勢的英雄,他仍必須具備某些成功的性格及才能,你可以靠運氣於一時,卻不可以永遠靠運氣。長遠來說,要靠的依然是成功的性格和才能。這解釋了為甚麼在不同時期都有英雄出,時勢好,英雄出多些;時勢不好,出少些。不是每一個人都可成為英雄,英雄在任何時空行業都屬少數,萬不得一。
我於1978年與施永青創立中原地產,1987年率領中原成為香港地產代理界的第一大行,我當時為37歲,田夫君說我年紀輕輕就名成利就,大概指那個時候。“年紀輕輕”是言時間之短,古往今來,祇要時勢配合,一個具備成功性格和才能的人,往往可在極短時間內成就大業,唐太宗李世民在二十餘歲,拿破崙在33歲,蔣介石剛40歲,均已得天下。成功有早熟、晚成之分,早熟不代表不用付出辛勞,更不代表所付出的辛勞一定較晚成者少。
工作與享受不一定對立,當你熱愛工作,工作可以是美妙的享受。金錢老早就不是我熱切追求的東西,嚴格來說,金錢從來不是我最熱切的追求,但我熱愛工作,工作給我一種充實感、滿足感,尤有甚者,它讓我有機會回饋社會。工作根本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我享受以工作為主體的生活,迄今為止,仍沒想過洗手不幹。
Ada Law(羅)小姐誇獎我誠實、正義,不像其他地產代理公司老闆,滿口謊言、偽善,誤導眾生(見附文二)。
羅小姐的稱讚,我受之有愧。作為專欄作家,我手寫我心,謗譽早就置諸度外,此刻如仍私心自用,戴上假面具示人,豈不沉重?我祇是明白自己的角色,並做好這個角色。
羅小姐所指責的,反映地產行內存在的某些弊端,果如此,我值得稱道的,不是因為我做得特別好,而是我做了應做的,而別人沒有。
無論如何,我還是要多謝羅小姐的褒獎,這對我是一種有力鞭策。
附文二
王先生:
很喜歡看你的文章,也喜歡登入你公司的網頁,因為不是只一面倒的去唱好,使人誤解市况(雖然我是幾個單位的業主,但我想了解真正的市况),你不像其他的地產代理東主(或所謂地產分析員):捫着良心且滿口謊言、偽善,誤導眾生。
很欣賞你的誠實、正義,是令人敬重的。很希望能繼續看到你的正義之音。
謹祝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網頁忠實讀者
Ada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