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2353    回應:0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434)

王文彥

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不健康的政治現象近期隨處可見(3)

(原文發表於201212月10)

 

國教內容可適當改,科卻不可撤

由七月底至九月初,新聞幾乎都聚焦在國民教育科的推行問題。由於課程某些教材現極大爭議,一位學生家長第一時間把問題上網上線,把德育及國民教育標籤為「洗腦國民教育」,通過政客和傳媒的一再複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頓時變成了「洗腦國民教育科」。 

反對國教的團體先由稚氣未乾的「學民思潮」牽頭,進而由「反國民教育大聯盟」跟進,組織成千上萬的學生、家長、教師和一般市民在政府總部進行紮營,透過絕食等抗爭活動逼使當局撤回國教科。這個抗爭頗有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影子,抗爭個餘月,最終以政府讓步,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落幕。 

今次的抗爭,盡管反國教派成為勝利者,但勝之不武: 

  • 每個國家的公民對自己國家都需要一定的了解。香港經過英國殖民管治150餘年,最終回歸中國,但回歸15年以來,不了解國情和中國發展的港人,仍多如恒河沙數,實有必要讓市民 ( 特別是下一代 ) 增加了解國家和認識國情,而「國民教育」是其中一個有效途徑。幾乎每一個國家都設有國民教育科,不獨香港為然; 

  • 調查顯示,香港市民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較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高,約有30%的差距。若以絕對評分計,以10分為滿分,市民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近期上升至8.23分,創10年新高。港人願意自認是中國人的百份比,2011年祇是16.6%,與10年前(2000年)的13.8%比較,上升幅度毫不顯著,這充份反映港人對國家的疏離,間接彰顯國民教育的必要性; 

  • 大凡國民教育,目的不外是透過標榜國家悠久的歷史、文化及出色的政治、經濟發展來建構和強化市民對國民身份 ( 對香港人來說,是中國國民 ) 的認同及培養民族自豪感,手段上不免對國家褒多貶少,過於溢美,如果你將這種現象視為洗腦,那麼差不多每一個國家都是透過國民教育來洗它們國民的腦。請別單獨責怪香港政府; 

  • 在抗爭活動的一個多月,傳媒一面倒的報導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團體的觀點,與這些反對者不同的另類意見,一說出來就被圍攻。負責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官員除了被傳媒用「無恥」等人身攻擊的字眼指斥外,他們希望說的道理沒有被完整地報道。如果說反對者取得抗爭的勝利,那麼他們的勝利是建基於傳媒一面倒的站在他們背後,為他們創建勝利所需要的輿論; 

  • 政府為了化解由家長、學生、教師和傳媒發起的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浪潮,成立一個由行政會議成員胡紅玉領導的「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並邀請反對的團體加入,但學民思潮及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等主要反對團體均拒絕加入,並要求政府撤科作為與政府開展討論的前提條件。當政府讓步至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反對派仍不滿足,堅持要政府撤回課程指引,撤回國教科。 

    不加入「展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是反對派基於戰略考慮,可以理解,但堅持撤回課程指引就十分令人費解,擱置課程指引其實已是變相撤回課程指引,政府用「擱置」而不用「撤回」兩字是為了保留自己一點顏面而已。務必要政府正式宣諸於口地撤回課程指引,目的祇有一個,就是反對派要政府「跪低」!要政府撤科就更是不可理喻,正如我上面所述,國教科是有其實際需要的,有爭議的課程內容可以改,但科不應該亦不可以撤! 

 

~待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