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大局已定(3)
(原文發表於2012年3月16日)
中央對特首選舉流選的取態對防止流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月4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接見來自港澳地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在講話中強調團結、和諧的重要性。他說,歷史的經驗反復證明,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來說,“和諧穩定是福,動盪折騰是禍”。他呼籲包括人大政協在內各行的代表人士,都以港澳同胞的根本福祉為重;以港澳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為重;以國家整體利益為重;作為團結、顧大局的表率。
對於習的說話,梁唐兩營的支持者都認為內容對香港特首人選並無傾向性。對特首人選沒有傾向性不等於對其他問題沒有傾向性。老牌愛國教育家及全國人大代表吳康民便嘗試解讀習近平有關講話,他認為習近平早前的發言,主旨是大家應有“大局意識”,維護香港的和諧穩定,意即特首選舉時,選委不應投白票,令選舉“流選”,“主張投白票的人,目的是在製造混亂,更是完全不顧大局,不講和諧穩定,更談不上講團結。這些人實際上是主張和中央對著幹,墮落到與反對派站在一起。流選祇會令香港政壇混亂”。吳康民的解讀有點勉強,特別是有關白票,且讓我修改如下:“習近平早前的發言,主旨是大家應有大局意識,維護香港的和諧穩定,意即特首選舉時,選委不應採取某一種方式投票,令選舉流選。主張流選的人,目的是在製造混亂,更是完全不顧大局,不講和諧穩定,更談不上講團結。這些人實際上是主張和中央對著幹,墮落到與反對派站在一起。流選祇會令香港政壇更混亂。”這樣的解讀,才比較正確道出習近平講話的傾向性。
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祇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並嚴格依照法律程式辦事,“香港一定能夠選出一個為多數港人所擁護的特首”。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認為,溫總的講話有兩項暗示,一是他說選舉“一定能選出”特首,反映中央不想選舉“流選”的意向;二是“多數港人所擁護的特首”,可以理解為民望較高的梁振英。我同意林和立第一個解讀,對他第二個解讀就不大苟同,因為所謂高民望(即“多數港人所擁護”),相同的一個名辭,中央領導人和一般港人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3月8日,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被記者問到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的民望是否重要時,王光亞表明社會及選委的認受性也重要。記者其實是多此一問,王光亞早於去年7月開列特首三大條件,其中一個就是“香港社會有一個(對他)比較高的認受度”,高社會認受度一般港人會理解為高民望,但原來在王光亞心中,“民望”不等於“社會認受性”,更不等於“選委認受性”。縱使“民望”等於“社會認受性”,你仍需留意王光亞認為選委的認受性同樣重要。記者錯有錯著,一問之下,竟然大有收穫。既然高民望(或高社會認受性)的重要性不高於選委認受性,那麼“多數港人所擁護的特首”就不可以理解為民望較高的梁振英。
無論如何,習近平和溫家寶的說話是有其一致的,就是對特首選舉的流選和白票(因為白票會增加流選的機會)深惡痛絕!既然中央不喜流選和白票,可以想像,中央當然會在選舉前想方設法阻止、防止它們出現。
假設下屆特首真命天子是梁振英,中央最有效的辦法無非是:
1. 巧妙地影響沒有參與提名的大約310個建制派選委,讓他們於選舉時將選票投向梁振英;
2. 巧妙地影響原本提名唐英年的390個建制派選委,遊說他們將選票改投梁振英;
3. 巧妙地鞏固和強化305個原本就是提名梁振英的建制派選委,於選舉時繼續投票支持梁振英;
4. 巧妙地影響205名泛民選委(包括原本提名何俊仁的188名泛民選委),遊說他們於選舉時投票支持梁振英。
對上述第1及第3類選委,中央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最大,對第2類選委其次,對第4類選委則最小。只要中央在選舉前三、五天巧妙地表態支持梁振英,除了第4類205名泛民選委,剩下的995名建制派選委,誰敢與中央對著幹?令601票甚至更多選票投向梁振英簡直是探囊取物,流選不可能出現!白票嗎?可能不少,但它們將來自泛民選委,出自建制派選委的,個人估計不出10張,仍是那個原因,誰敢與中央對著幹!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