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特首,中央似已作出選擇(3)
(原文發表於2011年9月5日)
為方便進一步評論,且將王光亞公開或不宣諸於口的5個未來特首所需條件重整如下:
1. 愛國愛港;
2. 有很高的管治能力。不光看他一個人,還要看他的問責團隊;
3. 他在香港社會有一個比較高的認受度;
4. 要特別關注及想方設法解決社會下層弱勢社羣的民生問題,特別是房屋、貧富懸殊等問題;
5. 不宜出身於商人或公務員。
不少人認為王光亞所提未來特首所需的前三個條件是老生常談,因為之前中央領導人已不止說過一次。這種看法不完全對,王光亞所提的第二個條件是有新意的,之前不外說「要有管治能力」或「要有較高的管治能力」,王光亞則要求「有很高的管治能力」;王光亞還特別提出,「不能完全靠一個人,他是一個團隊」,這種說法以前從未見其他領導人說過。大家可能認為王光亞所提第2、第4及第5個條件祇是他個人的觀點,未必是中央最高領導層的看法。這種看法未必對。
國務院副總理、有很大機會成為未來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於8月16日抵港訪問,在與曾蔭權會面時,希望特首「能帶領本屆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繼續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切實做好各方面工作,要把握全局,努力化解或減少消極因素,千方百計維護香港經濟社會大局穏定;要著力解決好市民普遍關注的經濟、民生問題,在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切實有所作為,積極幫助市民特別是基層市民排憂解難,緩解生活壓力」。李副總的訓示,前面幾句是要特首及他的管治團隊好好發揮高水平的管治能力,亦即王光亞所提的第2個條件。後幾句要特首關注及解決基層市民的經濟、民生問題,亦即王光亞所提的第4個條件;李副總的訓示,不斷提到希望特首「能帶領」、「切實做好」、「要把握」、「要著力解決」、「﹝要﹞切實有所作為」,反映他覺得曾特首「沒能帶領」、「沒切實做好」、「沒能把握」、「沒著力解決」、「沒切實有所作為」,於是委婉地批評了這個出身公務員的特首。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2010年3月14日回答中外記者時表示,香港在經濟上面臨而沒有好好地解決的深層次矛盾有五,其中一個為注重改善民生,另一個為帶領香港市民走向包容共濟、凝聚共識、團結一致。溫總所言,是王光亞所提第2及第4個條件的另類演繹。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7月1日中共建黨90周年慶祝大會上表示,「全力支持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很明顯,胡主席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特首及其管治團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希望特首及其管治團隊有這個管治理念。
較早時,胡錦濤為大學生運動會開幕順道參觀了廣州的金沙洲保障房,用較為嚴厲的言辭說:「保障性 住房建設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對這件民生大事,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切實負起責任,千方百計確保土地供應,確保資金到位、確保分配公平,努力使廣大人民羣眾滿意。」胡主席關注民生,溢於言表。
上述最高層國家領導人對特首管治能力和施政理念的要求,和王光亞所提的第2及第4個條件十分吻合。在中國官場,國家意志,凌駕個人意志,王光亞個人的看法更可能是國家最高層領導人的看法。
對港澳事務有很大發言權的中央機構為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 (組長為習近平,副組長為劉延東及廖暉),而王光亞為成員之一,消息異常靈通,個人認為王光亞的未來特首所需的5項條件應該是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的主流看法,甚至是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及政治局常委會主流看法。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