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瞭解大不易
(原文發表於2011年5月21日)
三月底我掏荷包邀請公司8年或以上年資的資深同事一起到四川(主要景點是九寨溝)旅行。
今次四川六天之旅我有三得:請一眾為公司長期工作的員工出外旅遊,雖然所費不菲,但藉此向資深員工表示一點心意,並且看到他們很享受這個旅程,頓生施比受更有福之感;我是一個工作狂,但又是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的忠實信徒。我最喜愛的嗜好不多,旅行是其一。九寨溝和峨嵋山風光如畫,羌、藏兩族風土習俗別樹一幟,六天旅行令我放下纏身俗務,得到充足的充電;與員工們增加了互相瞭解和感情。
說起互相瞭解,今次旅遊我的感受特別深。要瞭解一個人相當難,要互相瞭解就更難。要瞭解別人,取決於你的洞察力,而洞察力則取決於思考能力(特別是邏輯和推理)與學問。思考力與學問愈敏銳愈淵博,洞察力就愈尖銳,也就愈能快速深入地瞭解別人。不敢妄自菲薄,我和員工是處於不對稱的瞭解狀況的。縱使長時間跟隨我,他們絕少人瞭解我十分之一、二,但我極速就能從他們的一麟半爪的言行舉止看透他們的性格、才能和價值觀。
員工對我不大瞭解的例子多如天上繁星。
我捐了好幾百萬元做公益,部份員工很不以為然,背地裏質疑我與其施惠於外人,為何不先惠及身邊人(指員工),這樣遠惠近忽(視),分明是為了沽名釣譽。哎喲!捐錢給別人而不是自己員工,純是因為我覺得別人更窮更苦及更需要金錢上的援助,當時倒沒想到撈名撈譽。
多年以前,我曾提升一個資歷較淺的營業員為某分行經理,而沒有給長期以來就出任該分行助理經理的胞弟同樣的機會。另一間分行的某個營業員A君聽到這個訊息後,馬上辭職離開了公司。他到處向親朋戚友解釋自己的決定:「王文彥連親弟弟都不關照,這樣寡情薄義的人,不值得追隨。」
A君大抵不明白,如果我弟才幹不及該新任分行經理,我不起用他為經理,那是因為我用人不問親疏,唯才德是尚;如果我弟才幹勝過新任分行經理,我仍不用他為經理,那是要向員工及外界表達一個訊息,非皇親國戚在公司更具發展優勢,這是更高的用人境界。我弟暫時成了犠牲品,下次再給他機會吧;再說,如果我真箇提升到公司的要津位置的盡是皇親國戚而不考慮能力出眾的一般員工,A君及其他人屆時會怎想?是否就會認為我有情有義,值得追隨?
更多年前,當時我任中原地產常務董事。某日,我偶然發現,公司許多人每逢到茶水間添水,都有用蒸餾水(公司免費提供之主要飲用水)洗杯的習慣。當時的蒸餾水相當貴,印像中每杯差不多要二元。總行七、八十人,每人平均每天喝三、四杯,若每次添水都用一、二杯蒸餾水洗杯,肯定數目不菲,而這是不必要的浪費,洗杯為何大家不可走多二步到洗手間呢?
我指示行政部主任在水機上貼了一則小小告示:「請別用蒸餾水洗杯!」
告示一出,立刻引起哄動,許多人都竊議紛紛,認為我不做大事,只管小事,為人吝嗇。
我那樣做衹不過為了符合環保及減少浪費(資源及金錢),與「為人吝嗇」有何關係!諸葛亮出師表有名言,「勿以(善)事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僅是追隨先賢的教誨,何罪之有?為何竟視之為「不做大事,衹管小事」?
四川之旅後不久,一位有份參與旅遊的女同事向我訴苦,說她因為該次旅遊而遭受同樣參與的丈夫不少質疑和薄責。何以至此?原來經過好幾天和我朝夕相處,她的丈夫發覺旅行中所見的我和他太太平日口中的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為此,他一反平日衹管任由太太空泛地批評我的常態,不停地要求她提供具體事實去支持平日的空泛批評。女同事首次發覺自己竟然結結巴巴,口齒不靈。每講完一些事實,她丈夫就指出她看法錯誤所在。事後,丈夫更調侃她看人看事不夠水平。經此一役,女同事對我坦言,她也跟丈夫一樣,加深了對我的瞭解,360度改變從前的觀感。
能夠令員工及其伴侶對我性格、才能及為人大幅增加瞭解,那是我四川之旅最大的得著,這肯定有助員工及其伴侶解除某些心結,令我日後在公司的施政更順暢。我並且相信,透過該員工及其伴侶日後有意無意的宣揚,其他員工和公司以外的人亦會增加對我的瞭解及產生良性看法。果如此,四川之旅就大大的物超所值!
"奇相共賞"─ 王生的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