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讀者朋友虞振方來信(見附文),論及量化寬鬆政策的種切,論點很有意思,亦很有見地。
如虞先生所言,「各國政府的如意算盤是:讓資產價格在政府可控的狀態下慢慢上升,從而爭取時間讓深受重創的實體經濟逐漸復原!之後再吹捧若干個新的經濟熱點,例如環保業、再生能源業等以吸納因目前量化寬鬆政策而產生的巨額資金,令經濟活動重新達致平衡!」,這個算盤打得響嗎?過去差不多一年,尤其是今年3月至8月初,似乎打得相當響,在「各主要國家團結一致地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也就是各主要貨幣都一起貶值」下,「有人意識到貨幣的確在貶值,並且預期目前的量化寬鬆政策會導致日後嚴重的通脹,他們爲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就紛紛湧進投資市場,以致各地股市、樓市以及商品價格迅速上升!」這與我7月所提到的現象 (量化寬鬆政策導致資金氾濫,熱錢到處流竄,逼使人們將手上的現金投資到各種資產上,從而推高資產價格,股價樓價就這樣升了起來) 不謀而合。
但量化寬鬆政策不是萬試不爽的靈丹妙藥,它是有氣門的,那就是虞先生所說的情況:「如果各類資產的價格上漲過快,當資金還未流入實體經濟,在實體經濟尚未復蘇前,新的資產泡沫恐怕就已經形成了!」更要命的是,銀紙印得過多,還會觸發惡性通脹,而通脹或惡性通脹又可能成為新災難,而信貸過量,整個銀行系統不免呆壞賬充斥,引發嚴重危機。
各國政府害怕的情況最近慢慢湧現了,盡管它們希望人們炒這炒那,但不要太過份,可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最終不以人的意志為依歸,人們的炒這炒那,很難控制,現在炒到有點失控,這就不能不令各國政府(特是中、美兩國)謹慎起來:美國首輪刺激方案已顯現力度不足,但美國政府就遲遲不敢推出第二輪刺激經濟方案。聯儲局宣佈於10月起放緩購買債券,準備安排退市;中國政府亦感到近期股樓炒得過熱,開始採取動態微調來降溫。由於中央收緊銀根傳聞日盛,國內股市大幅波動,在8月出現五次單日4%以上的大跌,上證綜合指數在不足一個月內劇跌23%。6月迄8月9日,溫家寶總理前後七次提到寛鬆貨幣政策不變,但在8月24日到淅江考察第八次重申「宏觀經濟政策方向不會改變」這個說法時,加多一句「不可盲目樂觀!」。至此,中央擔心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導致大幅通脹和資產市場泡沫太大終於露饀。
由於港股極受國內股市影響,恒指因此由8月11日的21,074點跌至9月3日的19,761點。另一方面,近二、三年來,香港樓市極受香港股市影响(而非相反)。起碼短期內說,A股易跌難升,而且跌幅會相當大,這對本港樓市有甚麼啟示,值得大家思量。
美國及全球其他央行的救市藥方-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說穿了,不外都是狂印紙鈔,以新的更大泡沫來代替已爆破的泡沫,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肯定會帶來日後貨幣大貶值和惡性通貨膨脹。貨幣大貶值和惡性通貨膨脹對身負重債的美國和美國人民非常有利,貨幣貶值及通脹愈厲害,所還的實質債務就愈小,發展到極至,根本無需還,這不是另類龐茲騙局嗎?!被騙得最深的,很可能是我們這個擁有最多美債和美元儲備的中國!如何巧妙避過此劫,還看中國有關當局的智慧。
說到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和流動性,得向大家推薦陳增濤先生兩篇文章<<成也美元,敗也美元>>及<<保八的流動性盛宴>>,兩篇都寫得好,值得細嚼。
附文一
王先生,
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語,但其由來未必人人都知道。
話説古代有人養了一大群猴子,某天那位養猴人對其猴子說:“我每天都給你們吃七個果子!”猴子們都懷著期盼的心情專心聼著,“每天早上我給你們三個果子,晚上再給你們四個果子!”猴子聽到養猴人那麽說都紛紛失望了,有的猴子竟然難以抑制心中不滿,大吵大鬧起來。。。。。。養猴人見勢不妙,連忙改口說:“每天早上我給你們四個果子,晚上再給三個!”猴子們一聼,馬上開心起來,大讚養猴人愛猴如子了!同樣每天拿到七個果子,猴子爲什麽討厭“朝三暮四”而喜歡“朝四暮三”?看來猴子容易被數字遊戲所迷惑!同樣的客觀條件,養猴人不同的處事方式可以令猴子時怒時喜。猴子如此,人又如何?
這次金融海嘯實在非同小可,經濟衰退是必然的,人們的購買力下降也是必然的,這些都不容幻想,問題在於以何種形式反映衰退、下降?無非兩種方式:
1)“朝三暮四”式:極力維持貨幣的幣值,那麽衰退將反映在資產貶值和收入下降等方面,這將是一個非常痛苦和漫長的調整過程。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衰退就是一例。還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香港也屬此例,當時港府極力維持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係匯率,結果令港人的收入和資產大幅貶值,人們手持現金不敢投資和消費,結果百業蕭條,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2)“朝四暮三”式:衰退反映在貨幣的幣值上,也就是令貨幣貶值,從而令人們的資產和收入的帳面值不下降,甚至上升!這樣一來,一般民衆在心理上就不容易感受到衰退的傷害,理由是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用貨幣來衡量價值。只要普遍收入(相對貨幣而言)不降,樓價、股價依然上升,人們反而覺得錢多了,敢於大膽消費、投資。只要消費、投資的需求總量達到一定地步,就能夠吸納之前產能過剩的供應量,從而令經濟再次恢復平衡,尋找新的增長點!
要實現“朝四暮三” 的理想模式,還需要一個重要條件,那就是:貨幣是否真能貶值?
以目前情況看,答案是肯定的,三十年初的各國政府在貨幣政策上還受金本位的限制(金本位在那場大衰退的後期被揚棄),97後港府的貨幣政策受聯係匯率限制,目前各大國政府的貨幣政策卻不受限制。如果只是單一國家的貨幣貶值,例如這次金融海嘯的發源地貨幣美元,那麽她必然受到來自其他國家的巨大壓力,但事實上,這次是各主要國家都團結一致地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也就是各主要貨幣都一起貶值,那麽表面上就看不出誰的貨幣在貶值了!
不過還是有人意識到貨幣的確在貶值,並且預期目前的量化寬鬆政策會導致日後嚴重的通脹,他們爲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就紛紛湧進投資市場,以致各地股市、樓市以及商品價格迅速上升!各國政府看到這種情況,心裏是又喜又怕!
喜的是:資本終于重新流動了,資產價格的上升也令人們自我感覺良好,願意繼續消費、投資,而且也可以令原先的垃圾資產變成優質資產,經濟復蘇有望了!
怕的是:如果各類資產的價格上漲過快,當資金還未流入實體經濟,在實體經濟尚未復蘇前,新的資產泡沫恐怕就已經形成了!那將令政府左右爲難,甚至可能大家都不信貨幣了,從而令戰後形成的全球信用貨幣體系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各國政府的如意算盤是:讓資產價格在政府可控的狀態下慢慢上升,從而爭取時間讓深受重創的實體經濟逐漸復原!之後再吹捧若干個新的經濟熱點,例如環保業、再生能源業等以吸納因目前量化寬鬆政策而產生的巨額資金,令經濟活動重新達致平衡!
因此政府今天要宏調、明天要微調,一時說要力保經濟增長,另一時又說關注通脹,投資市場也跟著上上下下。唉!連我也覺得各國政府真是處境尷尬、心力交瘁!其實他們是在向投資者傳達一個信息:“孩子們!你們可以炒這炒那,問題不大,但是千萬不要太過分!”
一言蔽之:牛市確信無疑,沿途風高浪急!
虞振方
2009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