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秦始皇》引人入勝,激發我重溫了《史記》的秦史部份。秦始皇長子扶蘇之死,及早前伊拉克獨裁者侯賽因倒台,至今生死未卜,使我對政治人物的進退,增添了一點體會。
美國兵臨伊拉克城下,戰爭一觸即發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遣密使往見侯賽因,勸其在美軍入侵前以國家、人民為重退位,侯賽因婉拒其諫;到美軍攻伊前夕,布殊給侯賽因一個48小時內退位流亡的機會,侯賽因再次斷然拒絕。結果如何,有目共睹。
侯賽因痛快地拒絕退位出亡之時,可有想到:美國想對他動武是動真格的,二十多萬美英大軍在伊拉克邊境蓄勢待發,絕對不會靠唬,一旦入侵,強弱懸殊,伊拉克最終不免一敗,到時他和家族可能死無葬身之地;戰爭於伊拉克境內爆發,以美軍高科技武器之厲害,伊軍伊民不免生靈塗炭,美麗之歷史名城如巴格達,勢必大受毀壞,到處頹垣敗瓦,國家元氣大傷;侯賽因政權被推翻後,美國就有機會扶植傀儡政府,並操控其按自己意志及價值觀去改造伊拉克和威懾中東各國;成為佔領者後,美國就可用各種手段掠奪伊拉克的石油資源。
反之,若侯賽因大局為重,肯退位流亡,局面就截然不同:美國再無借口揮軍入侵,生靈塗炭及頹垣敗瓦可免,伊拉克人民將不會忘記侯賽因這點貢獻的,它日蓋棺論定,侯賽因最低限度不致一面倒淪為罪大惡極、殘民以逞的暴君;伊拉克各派自行協商成立新政府,並選出新總統。這樣,侯賽因喪失權位是肯定的了,但他某些親信卻有可能在軍政界中保持權位,他原本領導的復興黨亦可能得以保存下來,成為國內政黨之一,侯賽因因此仍可能對伊拉克保持一定影響力,它日有機會捲土重來未可知也;在取得人身安全的保証後挾巨資出亡,自己及家族成員安享物質優裕的生活應該不成問題;沒能揮軍侵佔伊拉克及成立伊拉克傀儡政府,美國對伊拉克及中東的影響力自是大減,對伊拉克資源的掠奪恐怕亦難以成事,這該更符合侯賽因及阿拉伯各國統治者的利益。
再看扶蘇,據《史記》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出游。到了沙丘地區之後,秦始皇病重,便讓趙高寫信給公子扶蘇說:「把兵權交給蒙恬,到咸陽來參加我的葬禮。」信己封好,還沒交給使者,始皇就去世了,書信和璽印都放在趙高那裏。當時,只有皇子胡亥、丞相李斯、趙高以及始皇所寵幸的五六個宦官知道始皇去世了,其餘群臣都不知道。
秦始皇雖沒明確詔令傳位扶蘇,但從給扶蘇的短柬窺之,立扶蘇為繼承人是明顯不過的。趙高不欲扶蘇繼位,想擁立胡亥,乃伙同胡亥及李斯謀劃變天,假稱受了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另外,還偽造了一封始皇給長子扶蘇的信說:「你扶蘇和蒙恬帶領幾十萬大軍駐守邊疆,已有十多年了,不但沒有擴展國土,還傷亡了大量士兵,一點功勞都沒有。可是,你反而屢次上書,誹謗我的所作所為。僅僅因為不能回朝來做太子,就日夜怨恨。你作為長子,這樣不孝順,我只好賜劍讓你自殺!另外,將軍蒙恬跟隨你在外,不能糾正你的錯誤,也是對國家不忠,也必須自殺,把軍隊交給副將軍王離。」
扶蘇見信,非常傷心,就哭泣起來,隨後走進內室,准備自殺。蒙恬勸止扶蘇說:「陛下在外巡視,沒有確立太子,派我率領三十萬大軍駐守邊疆,叫公子任監軍,這是把天下重任交給了我們。可是,現在卻來了一個使臣,帶來一封信讓我們自殺,你怎麼知道這是不是詭計呢?請你再請示一下,請示之後再自殺也不遲!」扶蘇為人忠厚,又經不住使者的再三催促,就對蒙恬說:「父親讓兒子自殺,還請示什麼呢!」說完就自殺了。蒙恬不肯自殺,使者就把他交給獄官,囚禁起來,最終還是被趙高所殺。
扶蘇仁厚有餘,謀略不足,政治警覺實在太低了,竟然沒能洞察此中有詐。還是蒙恬老練,不但察出其詐,還提議一條進可攻退可守的計謀。如果扶蘇從其計,遣使攜信要見始皇請示,更好的是不光謁見請示〈因為指示可以再是偽詔,始皇始終不現身〉,還同時暗中遣人到始皇駐地窺探,則趙、李陰謀不難暴露,歷史恐怕就此改寫,秦若能以扶蘇為帝,秦祚大抵不會二世而亡。
就當時處境而言,扶蘇的確不必急於聽命自殺,弄清楚始皇詔書真偽再定行止未遲,認為「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實在是愚不可及。若確定詔書為偽,以他和蒙恬率領著的三十萬精銳邊防軍,出師有名,再加上他個人威望,擊潰胡趙李集團易如反掌。扶蘇低能,輕輕放過了反敗為勝、改寫歷史的機會,還斷送了自己及蒙恬的性命,良可嘆也。
侯賽因應退不退,扶蘇應進不進,結果成敗與得失不可以道里計。進退之道,為政者豈能不謹而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