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夜晚香港旺角發生的暴亂非常明白是一場精心策劃和充分準備的行動。這場暴亂不僅徹底扯下了“愛與和平(占中前宣揚的口號)”的外衣,而且直接透露出更重要的資訊:西方對香港所能扮演的角色和所能起的作用的判斷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不再期望香港能成為引領中國走西式道路的榜樣和標杆,因為從占中對國內的影響看來,香港顯然沒有這個能力,甚至只有反效果。西方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也早就不需要取道香港,那麼一個祥和安定的香港對於西方來說毫無意義,反而越亂越符合西方的利益,因為至少可以給中國製造麻煩和難堪。可以看到,這邊旺角剛剛暴亂,那邊西方媒體就忙不迭地吹捧為“魚蛋革命”,正如過去占中時馬上吹噓成“雨傘革命”一樣。可見,西方某些人是多麼希望香港(當然還有中國)發生“革命”。
不過僅僅是旺角那種數百人規模的暴亂顯然還不能從根本上動搖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因為這些大多數只是被社會邊緣化的人(被捕者多數報稱“無業”,其他有的也是很低級的職位),對香港社會和政府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中產階級和白領階層並沒有參與,仍然在沉默和觀望。事實上占中之所以沒有能達到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中產和白領沒有積極參加,所以只能喧囂一時,很快便難以為繼。這就說明,中產和白領們對政府雖有不滿,但怨氣還不夠大,至少還沒有大到能讓反對派的輿論攻勢輕易挑唆的程度。因此反對派及其背後的金主和西方老闆們認為,一定要用某種方法短時間內挑起香港中產和白領們的不滿,迅速積累巨大的社會怨氣。旺角暴亂只是其中一個步驟而已。
那是什麼方法呢?各位莫急,先看下圖:
如上圖:反映香港房產價格的中原指數已經由去年9月的歷史最高147點連續下降四個月,跌到今年春節前的131點,跌幅超過10%,而且低於2014年12月的水準。香港房地產界一些知名人士也用“急轉直下的樓市”來形容。這種跌勢只要再持續六七個月,到今年9月的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前,香港整體樓價將下降30%以上,最近四五年買樓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成為“負資產者”,屆時必然對政府怨聲載道,促成反對派在立法會選舉大勝,然後進一步癱瘓以至瓦解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
當然有人會有疑問,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嘛,怎麼會撐不起這個樓價呢?又或者有人會說,香港政府可以取消調控樓市的“辣招”,或者乾脆出臺鼓勵買樓的政策,不就能挺過去嗎?
首先,我在上一篇文章《一個廣州人看香港的浮沉》中(見: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623064-1.shtml),已經分析過香港衰落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趨勢,所謂“國際金融中心”更是近乎笑話。那麼它又怎麼撐得起如此虛高的樓價(市區二手樓十幾萬港幣/平米以上,普通人月薪二萬以下)呢?
香港直到2008~2009年,不算金融風暴時短暫的急跌,中原指數最高也就75左右,換言之當時香港整體樓價仍然比1997年7月(中原指數100)時低1/4。這個才是香港社會和香港經濟本身能夠支撐的正常水準。後來的升幅基本上是資金炒作的結果。由中原指數曲線可以看出,自2009年初已經走出標準的三浪上升(有些技術派稱“五浪”,是將回調也算一“浪”),最近的下跌走勢明顯和過去的平緩調整不同。再參考李嘉誠等地產大佬最近兩三年的一系列遷冊、重組等動作,資金撤出香港房地產市場的事實很明顯了,最近幾個月終於到達拐點,並且開始加速下跌。
至於香港政府的這個招那個招,正如它們沒能抑制樓價上升一樣,可以預期它們對阻止樓價下跌也不會有什麼真正有效的作用。何況香港一直標榜是自由市場經濟,政府的任何干預都會受到重重阻力。更何況,更重要的是,香港政府的任何救市企圖都會被接踵而來的動亂,騷亂以至暴亂徹底打散。沒有投資者會安心投資在這麼一塊不穩定不安全的土地上,當然也沒有不是腦殘的投資者會相信香港政府鼓吹的和平穩定的投資環境。
總之,香港樓市本來就是香港經濟的軟肋,樓市本身就已經積累了太多的風險,必定要釋放,也必定會被投機資本放大,被反對派利用。
當然有人會說,既然現在香港那麼多人抱怨買不起樓,跌一跌不是更好嗎?不是會對梁振英政府更支持更有利嗎?怎麼還說什麼“香港大亂將至”?危言聳聽嘛!
這個問題的道理在於:買不起樓的人的抱怨和買了樓的人的抱怨,能量和效果是有根本不同的,許多人不懂得這裏的區別。
買不起樓的人抱怨,其實多半是抱怨自己少了個發財的機會。但只要基本生活物資的價格不會大漲快漲,那麼他的實際損失有限,仍在自己可以容忍的程度。
買了樓的人抱怨,則是抱怨自己的資產減值,財富縮水,感覺每天被人偷錢,非常難受。而這些人一般來說社會地位和收入又比買不起樓的人更高,能量更大。
所以九十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出現大批負資產人士,社會怨聲載道。而當時的董建華政府無力抵抗這些抱怨,不僅取消了福利性的“八萬五”計畫(每年建八萬五千套“居屋”,相當於國內的經適房和限價房,如有不準確請知情人士補充更正),更是乾脆停止了所有新“居屋”的興建。
但是這阻止了香港樓價下跌嗎?當然沒有。香港的樓價是在2003年因“沙士”見底後,隨著開放自由行和本地及國際經濟形勢好轉,才逐漸企穩回升的。董建華時的香港政府還遠沒有現在弱勢。所以完全可以預期將來的特區政府,無論是否梁振英在位,都只會對樓市崩盤和負資產者的抱怨束手無策。
當然有人還會問:那麼多人買不起樓,又不讓樓價跌,難道這個問題就無解了嗎?
有解,但必須要有一個強勢的政府。因為總會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損,不是賣不起樓的人,就是買了樓的人,這些人總會不滿,總會喧囂。一個強勢的政府即使不是或不能壓制這些反對的聲音,至少也要能頂住這部分人的壓力,排除各種短期的干擾,保證實現自己的長遠治理目標。
但很顯然,香港特區政府離最基本的強勢政府的標準依然遙不可及,所以香港樓市的崩盤必定會被反對派大加利用,最終沖毀任何即使是弱勢政府也必須維的管治底線。
不僅香港政府弱勢,香港整個所謂“建制派”其實也很弱勢。由這次暴亂事件也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建制派”除了口頭“譴責”(甚至不少是模糊的語氣)幾聲外,很快又回到呼籲各方要“冷靜”啦,“克制”啦,“理性”啦,“想清楚”啦等等抓癢癢的空話套話。有的還趁機提出要“關心青年的上升管道暢通”啦之類最大目的是借機拉選票的話題。事實上,不僅“青年上升管道是否暢通”絕對和暴亂無關,因為暴亂任何時候都是反智反理性反社會的行徑,在這個時候提出這種話題,無疑是在暗中迎合(不管有意無意)反對派的歪曲和掩飾企圖,也就是實質上的縱容暴亂。
香港的“建制派”除了構成複雜,互相之間難以協同之外,還有兩個很普遍的特質,使他們不僅難當大任,還經常有意無意地支援反對派,助長反對勢力不斷壯大:
其一、他們不僅普遍缺乏政治理念的構建能力,而且在基本價值觀上其實和泛民差不多,也幾乎全部認為“港人優先”是天經地義的,幾乎全部認為香港的基本制度是世界領先的,有缺陷的只是小部分,或者只是領導者(如特首)的問題,所以他們不僅在宣傳上弱勢,連在心理上也弱勢,因為按照西方的標準,他們的確比泛民距離更遠;
其二、他們沒有經過嚴苛的政治鬥爭鍛煉,普遍存在“政治幼稚病”,不知道或不願相信矛盾是有分別的--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國內以前叫法是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不是所有的矛盾都能用談判和調和的方式解決。他們只注意到不要用對抗性的方法解決非對抗性矛盾,不懂得更不能用非對抗性的方法幻想解決對抗性矛盾。前者固然會造成大量冤案或激化矛盾,但後者則會不斷被人利用,帶來無窮災難,直至整個社會分崩離析。因為對手根本不想和他們和平共處,“和而不同”,而是必欲除之而後快,不達目的(或者不徹底失去搞事的能力)決不甘休。
正如香港人政協委員劉廼強先生經常指出的,建制派內部有太多的“東郭先生”和“開明紳士”,但劉廼強這樣的人在香港建制派中也是很罕有的--我甚至懷疑建制派主流也在排斥他,因為他說的許多話不少建制派也不愛聽,他的言論也基本上不為建制派掌握的那部分輿論所報導。
所以不必再提什麼泛民,傳媒和香港的司法機構了,首先特區政府和建制派就是不成器的樣子。這樣的香港能倖免於難嗎??當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