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內地興起一個叫做「90後不買房」的運動,顧名思義,就是主張90後一代全部都不買樓。 90後毋須再為了層樓,而受到任何金錢上、房產上的束縛,可以自由自在運用金錢來做自己想做的東西。也不用因為層樓,一直困在同一個地方,可以多方面發展。另一方面,在沒有需求的情況下,樓價會被拖低,那現在財大氣粗的地產商也會被拖垮。 想深一層,這個運動基本上有可能成功嗎? 不買樓不等於沒有需求 首先,不買樓不等於沒有居住需求,作為一個人,居住需求是必要的。即使是原始人也要找個洞穴來作居所,更何況是現代人類,除非露宿街頭,總要一個家,一個地方作起居,不買樓即是要租樓了。一大堆人由買樓變為租樓,那就會推高租住需求,變相又會推高租金水平。假設樓價保持水平,那租金回報就會變得愈來愈可觀。到時又會吸引人入市買樓。 90後一個世代不買樓,不等於其他世代的人不買樓。當其他人見到房地產的租金回報變得可觀的時候,他們也會買樓收租。結果就當然會某程度抵銷了,90後因為不買樓而拖低了的樓價。地產商也不會因而被拉倒,繼續是可以建樓賣樓。結果到時90後雖然避開了沒有做到「樓奴」,但卻要為業主租樓租一世,豈不是也成為了業主的奴隸,只是名目不同了。 至於把樓價拖低,既然都不買樓,那樓價其實又有甚麼意思呢。正如法拉利的價格升跌,其實對一般普通大眾來說都不重要,因為大家都知道買不起,也不是必需品。最多就是知道了「嘩」一聲,感歎成世都買不起。跌到十幾萬一輛,那也最多是歎「扺買」,但相信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因為便宜,而無端端走去買一輛車。可見若果真的不買樓的話,租金會比樓價成為更注重的因素。雖然這個運動看似沒有可能成功。不過我又不是不支持這運動,反而我是衷心支持這運動,支持參加這運動的朋友。 無錯,樓太貴的話,買了會成為負擔,但為何要盲目固執地選擇不買樓呢?始終樓在某程度來說,也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如果價錢適合,能力又可以負擔得到的話,為何不買。生活必需品控制在自己手上,總比在人家的手上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