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上去到茶餐廳,有客人話IB出了成績,有31個男女狀元,有15個是英基,幾乎佔了一半,觀乎所有狀元,顏值都非常之高,與我們後生時,那些讀得書的大多數被描述成矮仔的或者丑女,現在點解顏值咁高。
客人講得冇錯,我讀中學時,親戚見我六尺高昂,經常問我升唔升到班,其實我阿媽一早已經同我講,顏值是會隨時間消逝,學問就唔會,如果在當Fit 時利用顏值去溝女,當年紀大了,就會很悲慘,倒不如俾心機去讀書,其實,所有做父母都是這個心態,見子女顏值高反而叫他們讀書,不少學業未如理想的明星藝員,他們的子女有不少顏值高兼學問好,所以,大多數IB狀元的顏值高是絕不出奇。
有客人話,英基15狀元,有11個選擇讀醫,估計31個狀元,起碼有一半以上讀醫,唔知道國內高校狀元是不是大多數都會讀醫,如果唔讀醫,甚麼才是首選。
老闆話,兩地文化不同,國內的狀元大多數不會選擇讀醫,他們的首選是科研,或者從政,其次是金融,
讀醫是二、三流學生,所以,國內的醫護文化,或者俗稱醫德仍然有待改善,這亦是負擔得起的國內人來港就醫的原因,直接令醫療成為香港硬實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