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上去到茶餐廳,有客人話昨晚去一間名店食飯,在訂位的時候,對方問用現金,信用咭,抑或支付寶結帳,客人不以為意,順口回答話用禮劵,點知名店話滿座,客人條氣唔順,冇理由星期一都咁旺,於是再打電話去訂位,今次話用信用卡結帳,不但有位,而且位置甚佳,在食飯的時候發覺,入座率一半都冇,但點解唔接受用禮券的客人訂位。
老闆話,做生意的人知道,除了銀行禮券之外,其他禮券的價值都不及其本金面值,名店唔接受禮券訂位,是恐怕用禮券的人霸佔了用現金或者信用卡客人的位置,令到名店的現金收入減少,但walk-in就唔同,名店見冇客,就會接受用禮券的客人,不過,名店這個做法亦只是飲鴆止渴,唔會有人買名店禮劵。
如果有人問邊間公司係第一名店,發行最多禮券,唔係LV,唔係飛甩雞毛,應該是美國,禮券的發行量無其他國家能望其背,但唔叫禮券,叫債券,不過,美國與名店犯了相同的錯誤,就是不重視持有美債的國家,今次美國開徵
關稅,除了中國之外,買美債最多的國家被開徵的稅率最高,沒有持有美債的國家,例如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反而不會被開徵關稅,美國咁樣做令到持有大量美債的國家領導人頂住條氣,以後叫他們買美債就艱難,這就是近期美債滯銷,美債息急升的原因,如果特朗普對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收取最低,而沒有持有美債國家收最高關稅率,就會令到所有國家樂於買美債。
客人話如果昨晚第一次訂位時話用信用卡付款,而對方話冇位,改口話用禮券付款,對方立刻話有位,咁就會買多些名店禮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