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破天荒」接了台灣“空心菜”的電話之後,北京當局一直克制回應;不過「狂人」似乎愈玩愈大,日前聲言美國不必受制於「一個中國」政策,這顯然踩到北京底線,觸及了所謂核心利益。
於是《環球時報》昨天社論揚言,在必要時會把台灣「黎巴嫩化」,潛台詞是以最低代價一拍兩散。記憶所及,這是大陸方面(不論官員、智庫或媒體)首次對台灣提出「黎巴嫩化」概念,這一招比所謂「武力統一」可行性較高,因此反而更具威嚇力。
特朗普玩得大 官媒還擊
「黎巴嫩化」(Lebanonization)作為國際關係、政治、軍事以至經濟詞彙,意涵已歷經多次演變。話說黎巴嫩自1975年起,國內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頻爆內戰,全國陷入戰亂狀態,亦經常被周邊勢力「抽水」,例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利用黎巴嫩作為基地,對接壤的以色列發動襲擊。為了報復,以色列於1978年及1982年兩度入侵黎巴嫩。
及至1983年,以色列認為已肅清黎巴嫩境內的巴解勢力,於是部署撤軍,時任以色列工黨領袖Shimon Peres表示:「我們的政策是讓邊境地帶盡量『黎巴嫩化』,相反以色列的駐軍愈少愈好。」這是「黎巴嫩化」一詞首次出現,當時作為正面詞彙,意思是盡量把邊境土地歸還給黎巴嫩人民。
可惜,黎巴嫩局勢並未如預期般平靜,兩派始終內戰不息,亦繼續被周邊勢力「抽水」,整個國家的機能仍然癱瘓,長期依賴聯合國、紅十字會等組織救濟以及勉強維持秩序。所以在九十年代,「黎巴嫩化」詞義完全轉變,被借用作形容一個國家名義上擁有主權,沒被外敵佔領,卻因內戰等原因長期陷於「失敗國家」(failed state)狀態。
長期瀕臨戰爭 陰乾經濟
千禧年以來,黎巴嫩進入「時戰時平」階段,聯合政府和兩派內戰如梅花間竹,但大致上較之前穩定不少,並於今年10月成功舉行大選,由基督教政黨領袖Michel Aoun當選懸空了兩年的總統席位。然而,黎巴嫩仍未算完全和平國家,同時以色列軍隊始終未有全面撤出黎巴嫩邊境,雙方在接壤地帶不時交火。
亦由於跟以色列等周邊國家長期「瀕臨戰爭」,黎巴嫩雖然內部局勢相對穩定,卻一直未能有效地發展經濟。所以近年以來,「黎巴嫩化」又有了新的意涵,用於形容一個國家對另一國家或地區,雖沒發動全面戰爭或進行實質佔領,卻透過局部交火、封鎖邊境等「低成本」手段,持續地癱瘓或「陰乾」對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最後,「黎巴嫩化」還有一個歷久常新的意涵,形容一個原本非常富庶繁華之地,因某些原因快速淪落,從天堂跌到地獄,前後反差巨大。就像黎巴嫩在1975年內戰前的200多年來,長期是中東最富裕發達之國,首都貝魯特稱作「中東巴黎」,城內建滿奢華的大樓和酒店,冠蓋雲集,夜夜笙歌,這一切卻在轉眼間遭到內戰和敵軍的蹂躪摧殘。
換言之,「黎巴嫩化」一詞自1983年誕生以來,至今已有四種不同意涵。《環球時報》昨天發表社評題為〈不抱各種幻想,準備與特朗普掰手腕〉,狠批特朗普公開衝擊「一個中國」政策,侵犯了中國核心利益區。
今次美國候任總統出言不遜,《環時》卻沒提出如何報復美國,反而主張「北京應當從嚴懲『台獨』勢力做起」,包括「在必要時將台灣『黎巴嫩化』,並且讓通過武力徹底收復台灣成為真實的選項之一」。
可行機會高 更具威脅力
《環時》提及「黎巴嫩化」僅此一句,並未詳解箇中意涵。但觀乎前文後理,其級別應低於後半句的「武力徹底收復」,相當近似在千禧年後出現的第三個意涵,即「避免發動全面戰爭或進行實質佔領,卻透過局部交火、封鎖邊境等『低成本』手段,持續地癱瘓或『陰乾』對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事實上,不論在兩岸或國際社會,一般認為所謂「武力統一」很易把美國捲入,進而觸發中美全面戰爭,後果實在太嚴重。相對來說,若透過所謂「黎巴嫩化」,例如僅在台海引發零星「擦槍走火」,甚至只是由「民間船隻」發起衝突,再加上經濟制裁和航運封鎖,便足以在很大程度上癱瘓寶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反大陸由於體量巨大,即使在經濟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亦「頂得住」。
換言之,北京當局不必蒙受觸發中美開戰之高昂風險,毋鬚髮動「武力統一」或渡海佔領寶島,便可透過「黎巴嫩化」令台灣不能再成為美國跟中國博弈的籌碼。
當然,《環時》向來不乏出位言論,可視作內地輿論戰線的奇兵,不必把其社評當作北京官方立場。不過《環時》跟特朗普恰好可謂絕配,今次提出「黎巴嫩化」作為對狂人的「口頭還擊」,亦堪稱奇招。
講到底,這是大陸方面首次針對台灣提出「黎巴嫩化」概念,儘管只是出自《環時》之口,其意義始終不容輕忽。對“空心菜”政府及台灣民眾來說,正因「黎巴嫩化」比「武力統一」可行性高,心理威脅程度難免也更貼身一點,且看“空心菜”會否作出回應。